反對孟子的詩文(1 / 1)

反對孟子的詩文

這段曆史,後世懷疑的人很多,各種懷疑都有。如幾十年前名揚一時的厚黑教主李宗吾,前麵也已說過,他曾寫過一篇文章,就是《我對聖人的懷疑》,論調很怪。他的名字李宗吾,是由明朝名學者李卓吾而來,而這位李卓吾,對於古人的這些問題,對曆史的懷疑,早就提了很多,而且都有獨到的見解。

最有趣的是,在理學家們非常重視孔孟之道的宋朝,有一位被當時理學家們所尊敬的大儒李覯,字泰伯,南城人,善辯能言文才並茂。因為父母年紀大了,就以教學維生,並照顧父母,當時他的學生常有百人之多。那時候的讀書風氣、人口數字以及經濟情況,與現代比起來,上百的學生,可就等於現在上千乃至更多了。在皇祐初年,範仲淹推薦他為太學助教,後又升任了太學說書。死後被學者們尊稱盱江先生,學問好,修養好,並有許多著作。但是他反對兩位古聖,一個是孟子,一個是佛陀。

有一次有人送了一壇好酒給李覯,另有一個好飲的讀書人,為了喝這個好酒,就設法去拜訪李覯,表示自己也是反對孟子與佛陀的,因此得以見麵。這人還寫了一首罵孟子的詩:

完廩捐階未可知 孟軻深信亦還癡

嶽翁方且為天子 女婿如何弟殺之

李覯讀了大為激賞,於是拿出酒來,兩人痛飲一場,將一壇酒喝了一半。這個讀書人第二次又作了一首詩去騙他的酒喝:

乞丐如何有二妻 鄰家焉得許多雞

當時尚有周天子 何事紛紛說魏齊

於是兩人把剩下的半壇酒也喝光了。等到這位讀書人第三次再作了一首詩去騙酒喝時,李覯也知道了這個儒生的目的,不過是騙酒喝,於是對他說,你的詩我也不必看了,我的酒已經喝光了。

這兩首詩中“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這兩句最為重要。他的意思是,孟子一直尊崇孔子,以直承孔子的道統自居,而孔子是主張尊王,尊重中央政府,反對諸侯稱霸的。孟子的時代,仍有周天子,但孟子卻一會兒見齊宣王,一會兒見梁惠王,要他們行仁政,王天下,等於勸他們造反,把周天子又放到哪裏去?

他這樣指責孟子,不能說不對,這也正是我們要了解《孟子》的地方。孔子推崇文王、武王,捧周朝;孟子也談文王、武王,但少談周朝,卻力推堯、舜,其心意是主張讓賢,恢複禪讓,隻是口中不便直接說出來罷了。所以這位書生的目的,雖然是騙酒喝的,但還是有讀書人的見解。明朝有一個人寫了一本書,書名“千百年眼”,就是說讀曆史要有千百年的眼光。這些書,對於曆史所提出的問題,都很高明;我們以《千百年眼》來讀《孟子》,就可以讀通了。孟子這些言行,如果是在秦漢以後,是會被皇帝砍頭的,隻要把孟子抓來,問一句:你意欲何為?腦袋就掉下來了。

至於孟子的學說,所走文化之路,與孔子尊王的思想是少有不同的,這與時代變化和當時客觀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