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創業七年(2) 朝霞、包裹和我(1 / 3)

凡遇甲方質疑、推翻、譴責、拒付,我就會想起往昔:我當年不是一個義正辭嚴的央視新聞播音員嗎,不是應該每逢整點就莊嚴地出現在屏幕上嗎?我現在這是幹嗎呢?

有一回,我們給一個新聞發布會準備物料,臨發貨前,才發現有手提紙袋開膠了。其他同事已經去了會場,我隻好和剩下的人給紙袋加固。桌上沒地方,我就跪在地上,興致勃勃地一個個擺弄紙袋,粘貼不幹膠。那天我的研究生導師約了來看我,他來的時候我還沒弄完,著急發貨,隻好讓他等著。等我抬起頭,發現他望著我,眼睛裏都是歎息。我知道他怎麼想,他在想好不容易念完的碩士,為什麼在粘紙袋呢?或者他想,說好的創業,原來就是粘紙袋嗎?

我當時覺得讓導師不解和失望了,挺慚愧的。我也想解釋,但怎麼解釋呢?說我其實不是在砌一塊磚,也不是在搭一麵牆,我是要修建一座教堂?我根本都不知道那座教堂有沒有,是什麼樣。我當時隻是想,我粘好了紙袋,活動就順利了,客戶就滿意了,就付我尾款了,我就多了一個成功案例和下一次更大活動的頭款墊資了。良性循環,活動一定會越來越大,就是這樣。

當初決意自己創業的時候,幻想的圖景中有數錢、有自由、有挑燈夜戰運籌帷幄、有十指插入亂發後猛然獲得一個靈感,但肯定沒有粘紙袋。不但沒有粘紙袋,也沒有改稿改到天荒地老,也沒有甲方在唱卡拉OK打電話讓我過去結賬,也沒有比稿後方案直接被甲方拿給另一個乙方。一切我都不曾想到,我是懵懂創業的,是自己因為好玩突然跳入池水裏,卻不得不學會遊泳的。

還有一回,剛創業的那年冬天承辦客戶活動,急用某種稀缺的物料,委托一個在鐵路工作的朋友隨列車捎到北京。淩晨火車到了,我去西站接貨,但是死活打不通捎貨人的電話,也找不到站台。眼看那趟車停靠的時間就要過了,我還在半夜到站的人流裏鑽來鑽去,羽絨服裏都是汗,充滿焦慮和淒惶,心底又泛起隱約的自我懷疑。我覺得一定是哪裏不對,一定不應該是這樣的——我為什麼會在午夜的西站擠在人流中焦急無助地撥一個陌生的號碼等一趟綠皮火車呢?這一切都特別荒誕,尤其不是我想象中自己的樣子。直到列車停靠的時間過了,電話依然沒撥通,站台依然沒找到。這意味著我錯過了那個重要的活動物料包裹,那活動怎麼辦呢?

我沮喪地往回走,正努力想怎麼才能拿到包裹,電話響了,對方告訴我那趟車已經進了停靠總站,叫我去取。我高興壞了,寒風中打到一輛車,終於找到了列車停靠站。那場景還是很震撼的,黯淡的天光中,我看見一排排的鐵軌平行橫亙到很遠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停靠站。

凡遇甲方質疑、推翻、譴責、拒付,我就會想起往昔:我當年不是一個義正辭嚴的央視新聞播音員嗎,不是應該每逢整點就莊嚴地出現在屏幕上嗎?我現在這是幹嗎呢?

有一回,我們給一個新聞發布會準備物料,臨發貨前,才發現有手提紙袋開膠了。其他同事已經去了會場,我隻好和剩下的人給紙袋加固。桌上沒地方,我就跪在地上,興致勃勃地一個個擺弄紙袋,粘貼不幹膠。那天我的研究生導師約了來看我,他來的時候我還沒弄完,著急發貨,隻好讓他等著。等我抬起頭,發現他望著我,眼睛裏都是歎息。我知道他怎麼想,他在想好不容易念完的碩士,為什麼在粘紙袋呢?或者他想,說好的創業,原來就是粘紙袋嗎?

我當時覺得讓導師不解和失望了,挺慚愧的。我也想解釋,但怎麼解釋呢?說我其實不是在砌一塊磚,也不是在搭一麵牆,我是要修建一座教堂?我根本都不知道那座教堂有沒有,是什麼樣。我當時隻是想,我粘好了紙袋,活動就順利了,客戶就滿意了,就付我尾款了,我就多了一個成功案例和下一次更大活動的頭款墊資了。良性循環,活動一定會越來越大,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