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創業七年(2) 朝霞、包裹和我(2 / 3)

當初決意自己創業的時候,幻想的圖景中有數錢、有自由、有挑燈夜戰運籌帷幄、有十指插入亂發後猛然獲得一個靈感,但肯定沒有粘紙袋。不但沒有粘紙袋,也沒有改稿改到天荒地老,也沒有甲方在唱卡拉OK打電話讓我過去結賬,也沒有比稿後方案直接被甲方拿給另一個乙方。一切我都不曾想到,我是懵懂創業的,是自己因為好玩突然跳入池水裏,卻不得不學會遊泳的。

還有一回,剛創業的那年冬天承辦客戶活動,急用某種稀缺的物料,委托一個在鐵路工作的朋友隨列車捎到北京。淩晨火車到了,我去西站接貨,但是死活打不通捎貨人的電話,也找不到站台。眼看那趟車停靠的時間就要過了,我還在半夜到站的人流裏鑽來鑽去,羽絨服裏都是汗,充滿焦慮和淒惶,心底又泛起隱約的自我懷疑。我覺得一定是哪裏不對,一定不應該是這樣的——我為什麼會在午夜的西站擠在人流中焦急無助地撥一個陌生的號碼等一趟綠皮火車呢?這一切都特別荒誕,尤其不是我想象中自己的樣子。直到列車停靠的時間過了,電話依然沒撥通,站台依然沒找到。這意味著我錯過了那個重要的活動物料包裹,那活動怎麼辦呢?

我沮喪地往回走,正努力想怎麼才能拿到包裹,電話響了,對方告訴我那趟車已經進了停靠總站,叫我去取。我高興壞了,寒風中打到一輛車,終於找到了列車停靠站。那場景還是很震撼的,黯淡的天光中,我看見一排排的鐵軌平行橫亙到很遠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停靠站。

聯係人告訴我那趟車的位置,我才發現停在離我很遠的地方,中間隔著若幹條鐵軌,可能是十幾條吧。我觀察周圍,好像除了翻越鐵軌過去也沒有別的辦法。停靠站鐵軌和平常見到的不一樣,都鋪設在半人高的路基上。於是我開始一條一條地翻鐵軌,吭哧吭哧地,撅著屁股,我當時希望那個時刻永遠不要有別人知道。翻的過程中,我第二次感到巨大的荒誕,像在魔幻主義畫麵裏。鐵軌冰冷,四周寂靜,我隻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衣服摩擦鐵軌聲。往左往右看,每一條鐵軌閃著寒光,延伸到不知名的遠方,放在白天,一定充滿了詩意。每翻完一條,我就查看一下剩下的鐵軌數量。畢竟勝利在即,要拿到包裹了,活動物料搞定了。

終於拿到包裹,向送件人說了謝謝,我開始折返。包裹挺大挺沉,我得先把包裹拖上鐵軌,自己再爬上去,把包裹順下另一麵,再跳下去。一直重複這個動作,速度就隻能比來的時候慢很多了,跳上跳下渾身大汗。我心想多虧平常練了,技不壓身,論胳膊大腿還是有力氣的。荒誕還是荒誕,但任務完成,心情好多了。

忘了是淩晨幾點,鐵軌快翻完的時候,天漸漸亮了。鐵軌也跟著亮起來,由遠及近,一根根,像鋼刀從我腳下插向天邊。我看見遠處的晨光,於是在一條鐵軌上停了下來,站在那裏,深深呼吸。當時美麗的朝霞也許出來了也許沒有,但在我記憶中是有的。因為那一刻對我很重要,廣袤的天地間鐵軌中,有朝霞、包裹和我。

當然,錢來錢去,也總有些好日子。但最初幾年,比現金流告急更可怕的,永遠是嚴重的自我懷疑。

一般看大企業家的成功者自傳,大家都格外愛看那些最艱難的時刻,我也愛看。首先可以代入自身,對比眼下,覺得自己這點困難和人一比,也還不算太難,聊以慰藉;然後是讀到後麵往往會有背水一戰、絕地反擊時刻那戲劇性的快感。蹊蹺的是,這類故事總是相似的,幾乎每一個成功企業家都用了同一個劇本,前麵的失敗和煎熬越低落,後麵的成功就會顯得越壯闊。就像希臘神話的寫作要義,英雄必須經受心理和肉體的巨大考驗,然後才能接受使命踏上征途最後走向勝利巔峰。在人們熟悉的故事結構裏,英雄的故事全像是被寫好的。在眼下,這種故事都用兩個字的流行語概括: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