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地擁抱這類故事並不容易,要屏蔽掉許多來自傳統價值觀的知足常樂和平安是福,要操作戰術上的贏、階段性的勝利,要冒險探知潛力的邊界之後,再冷靜接受自己的限製。因為隻活一次,活時盡興,才能去無所羈。那麼,有生之年,尤其是青年時代,趁早星人會選擇不認命,不停止。
做計劃
這是一個趁早星球上的必選儀式性核心項目。有了榜樣活法的故事在先,大家開始思考我想怎麼活以及我能怎麼活。努力去觀察體驗這個世界,然後考量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再為自己勾畫出藍圖。按說這是一個複雜龐大的工程,然而趁早星人竟然能紛紛做出一生的計劃,七年計劃,一年計劃,再向下拆解成月計劃和周計劃,且日日打卡,樂此不疲。
趁早效率手冊之所以成為極致爆款單品,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裏反人類的存在,是因為它對趁早星人來說從來不是一個本子!我們每天重複開啟、書寫、打鉤的儀式,就是在踐行不認命、不停止的諾言;我們捧著它,就是捧著自己閃閃發亮的未來。
打卡
此刻,我決定說出這個秘密。
以我為例,我之所以長達二十年地使用效率手冊,是因為它一直在極大地滿足我對安全感的情感需求。當二十歲前路迷茫時,我用計劃告訴自己,我一定有未來。我用具象和量化的條目描述未來,讓它們在我的想象中清晰浮現,為自己撰寫故事。這讓我充滿理想嗎?不,這讓我在情感上覺得方向性的安全——我是有燈塔的,那個大方向應該指向理想;然後,我把大計劃向下拆解,每天早晚都會踐行並打鉤。這讓我覺得勤奮嗎?不,這讓我覺得我今天又為我的未來添磚加瓦,積下跬步,這讓我覺得格外安全——雖然今天我依然弱小不美,但是我為明天的強大美麗做了功課,我在路上。就像一個原始人類因為恐懼未來的饑餓而每天儲蓄一點兒糧食,每儲蓄一點兒,恐懼都會少一點兒,安全感多一點兒。每個晚上,原始人在儲蓄完當天的定額後,終於可以欣慰地睡去。
在這二十年中,我從未試過比打卡更有效的安慰劑和安眠藥。但同時欣慰的是,長時間的積累,必須會帶來正向效果,我收獲了許多。我知道,無數踐行打卡的趁早星人已和我一樣收獲了許多,還會收獲更多。隻做計劃不執行沒有用,隻道聽途說一些雞湯道理,不以行為驗證,當然過不好這一生。相對於依賴他人和依賴機遇或平台,持續自我積累帶來的安全感最踏實,最少惶恐,一經獲得,從未失去。真要分析什麼是這個時代人們的剛需,我堅定認為,在保暖之後,對自我安全感的需求,真的是剛需中的剛需。
打卡令人上癮,是因為自我安全感的獲得讓人上癮;在持續地打卡之後,感受的滿足還會再上一個層級——體驗到意誌力的優越感。在趁早星球上,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在每一次線上線下的聚會交流中,那些更理性自律又有趣的成員會獲得大家的更多喜愛,而非趁早星球之外的世界裏人們所曬之財富美貌。在這裏,大家曬打卡,曬收獲,曬階段性對比,以意誌力的優越為優越。因為在這個星球上通行的價值觀裏,總是先以曆史縱向比較為參考基準,人與人目標相異,起點不同,隻有努力不虛。
持續地擁抱這類故事並不容易,要屏蔽掉許多來自傳統價值觀的知足常樂和平安是福,要操作戰術上的贏、階段性的勝利,要冒險探知潛力的邊界之後,再冷靜接受自己的限製。因為隻活一次,活時盡興,才能去無所羈。那麼,有生之年,尤其是青年時代,趁早星人會選擇不認命,不停止。
做計劃
這是一個趁早星球上的必選儀式性核心項目。有了榜樣活法的故事在先,大家開始思考我想怎麼活以及我能怎麼活。努力去觀察體驗這個世界,然後考量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再為自己勾畫出藍圖。按說這是一個複雜龐大的工程,然而趁早星人竟然能紛紛做出一生的計劃,七年計劃,一年計劃,再向下拆解成月計劃和周計劃,且日日打卡,樂此不疲。
趁早效率手冊之所以成為極致爆款單品,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裏反人類的存在,是因為它對趁早星人來說從來不是一個本子!我們每天重複開啟、書寫、打鉤的儀式,就是在踐行不認命、不停止的諾言;我們捧著它,就是捧著自己閃閃發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