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涸:幹。轍:車轍。鮒:鯽魚。處於幹涸的車轍中的鯽魚。比喻身處困境、亟待援助的人。
莊子,名周,字子休,後人稱之為“華南真人”,戰國時期宋蒙國(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河南省商丘縣)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莊子家裏清貧,有一次去找監河侯借米,監河侯說:“好啊,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錢,就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
莊周生氣地說:“我昨天來時,在路上聽見救命聲。我四處張望,原來是車轍裏的一條鮒魚。我問它:‘鮒魚啊!你怎麼啦?’它說:‘我從東海被衝到這裏。您能給我一升水救我嗎?’我說:‘好呀。我去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引來西江水歡迎你,可以嗎?’鮒魚生氣地說:‘我失去了正常生活下去的環境。我隻要有一升水就可以活命,您要是這麼說,還不如趁早到幹魚店裏來找我!’”
這個故事實際也告訴我們,當有人求助時,要誠心誠意盡自己的所能去為他解決困難,決不能“因善小而不為”,隻是許下空頭支票。有時是人命關天的事,錯過時機,懊悔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