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漸:逐漸。逐漸進入佳美的境地。比喻興味逐漸濃厚或境況逐漸好轉。
顧愷之,字長康,小名叫虎頭,晉陵無錫(今屬江蘇)人。他多才多藝,不但詩賦寫得好,而且字也寫得很漂亮。他特別擅長的是繪畫,是東晉時期的著名畫家,人們稱他為“三絕”(才絕、畫絕、癡絕)。
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大司馬桓溫的參軍。那時,東晉地方割據十分嚴重。
桓溫主張國家統一,常常率領部隊去討伐那些割據勢力。顧愷之也隨桓溫南征北戰了許多年。桓溫很看重他,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有一次,顧愷之隨桓溫乘船到江陵去視察部隊。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員前來拜見,並送來了很多捆當地的特產甘蔗。桓溫見了十分高興,吩咐大家一起嚐嚐。於是大家都拿著吃了起來,紛紛稱讚甘蔗味道很甜。
這時,顧愷之正獨自欣賞江景,沒有去拿甘蔗。桓溫見了,故意挑了一根長長的甘蔗,走到顧愷之跟前,把甘蔗末梢的一段塞到他手裏。顧愷之看也不看,竟自啃了起來。
桓溫又故意問顧愷之甘蔗甜不甜,旁邊的人也一起嬉笑著問他。顧愷之這時才發現自己正啃甘蔗的末梢,便知道大家為什麼嬉笑。他靈機一動說:“你們笑什麼?吃甘蔗,就應該從末梢吃起,這樣,越吃越甜,叫做‘漸入佳境’!”大家聽了,一起哈哈大笑起來。據史書記載,後來,顧愷之每次吃甘蔗時,便都從末梢吃起,也有很多人漸漸仿效他的吃法!
其實,顧愷之是因為欣賞江景而忘情,但他善於應對,說得好像真的一樣,並津津有味地從甘蔗末梢吃了起來,似乎真的越吃越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