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鵬:傳說中的一種巨大的鳥,能飛萬裏。比喻前程遠大。

很久很久以前,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長得非常龐大,寬和長不知有幾千裏。

後來,鯤變成了一隻鳥,名字叫“鵬”。鵬鳥的背也非常高大,不知有幾千裏。它奮力飛起來的時候,翅膀像垂在天空中的雲,並乘著海動時掀起來的大風飛到南海去,也就是天然的大池。鵬鳥飛到南海去的時候,翅膀拍擊水麵,能激起三千裏的大浪。它乘著旋風,直上九萬裏的高空,是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飛去的……以上是戰國時著名的哲學家莊子在一篇名叫《逍遙遊》的文章中講述的寓言故事。在描述完大鵬高飛的情景後,他又夾敘夾議說了一番道理:水如果積蓄得不夠深,那麼它負載的大船也就沒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屋裏的凹地上,那麼放一根小草就可以當成船;而放一隻杯子,就要粘在地上。這是因為水淺而船大的緣故。如果風的積蓄不厚,那麼它負載巨大的翅膀也就沒有力量。鵬鳥所以能飛九萬裏,是因為風就在它的下麵,然後它才能乘在風的背上,背靠著青天而沒有任何阻攔,一直飛往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