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庸人:平庸的人。自擾:自找麻煩。指平庸的人無事生事,自找麻煩。

唐睿宗時,朝廷中有個監察禦史叫陸象先。他為人寬容,才學很高,辦事幹練,敢於直言,唐睿宗很器重他。可是,有一次他觸怒了唐睿宗,被貶到益州任大都督府長史兼劍南道按察使。

陸象先到任以後,對老百姓十分寬厚仁慈,即使對犯罪的人,也不輕易動刑。他的助手韋抱真勸他說:

“這地方的百姓十分愚頑,很難管教。你應該用嚴厲的刑罰來建立自己的威望。不然的話,以後就沒人怕你了!”陸象先聽了,搖搖頭說:“我的看法和你完全不同。老百姓的事情在於治理,你治理得好,社會安定,老百姓安居樂業,他們便會服從你,為什麼一定要用嚴刑來樹立自己的威望呢?”

於是,陸象先用自己的一套辦法治理益州。有一次,一個小官吏犯了罪,陸象先隻是訓誡了他一頓,勸他以後不要重犯。而他的一個屬下認為這樣處理太輕,應該用棍子重重責打一頓。陸象先嚴肅地對他們說:

“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每個人的感情都相差不遠。我責備了他,他難道會不理解的我話嗎?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難道你就沒有責任嗎?如果一定要用刑的話,一定從你開始。”

那個屬下聽了,滿臉羞慚地退了下去。

後來,陸象先曾多次對他所管轄的官吏們說:

“天下本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事,隻是有一些見識淺陋的人,平庸無能之輩,自己騷擾自己,結果把一些很容易解決的事情也辦糟了。我認為要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以後就可以減少許多麻煩。”

陸象先果然把益州治理得很好,百姓生活安定,官吏也十分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