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麵上已經黑了,黑裏布著星光點點,水下卻是光明。他真就是那三個字底下的人,他聽見叫喊這三個字的聲音,叫他回家,叫他上學,叫他睡覺和起床。老狼老狼幾點了?晨曦,和水下的光明一色,鋪在連綿的瓦頂,就像風吹皺的水,從他入眠與醒來的眼睛看過去。瓦麵展開,他從窗戶——人們稱作“老虎天窗”,從窗戶爬出,落在瓦行上,腳步和貓一樣輕,走在傾斜的屋頂,也是危險動作,稍不小心,就會失足滑下屋簷,落到卵石地上。可小孩子都喜歡危險,還喜歡違禁。晨曦越來越亮,亮到最光明處,一攬子全收,旭日升起來。月亮是水底的太陽,此時從東邊起來,好大的一盤。然後,上學的鍾聲敲響。老狼老狼幾點了!回答的不是老狼,是鳥,它永遠用問題作答案,於是就是:幾點了,幾點了,幾點了!時間被鍾點劃分,好像小學生把字寫在格子裏,洪荒才變成曆史。舷窗裏孩子吐出的氣泡珠子,也是時間的劃分,替時間數節拍,數得盡可能慢,於是,時間拉長了,時間是一種具有彈性的物質,纖維很長,可伸可縮。鍾點啊,格子啊,針麵背後的齒輪啊,都是人為的計時工具,以賦予規律為原則,事實上,它可神秘了,哪是你摸得著猜得著的!現在,他,這個三個字名下的他,名字也是人為賦予,為的是區分這一個和那一個,這三個字處在時間最細最長的拉絲裏,也就是說,漫長的瞬息,盡頭啊,起頭啊,都是人為的定義,人就是忙著到處命名,下定義,做規矩,稱其為文明史。拉長的時間一下子彈回去,縮得極短,所以,總量上不變。
沉船裏的孩子早已經上去,留下他自己,人分段在時間裏,就像考古層。黑夜罩在水麵,底下是白晝,魚群攜帶著掙斷的魚線,魚鉤,鉤上的魚餌,簇擁在他身邊。塑料片、玻璃片、碎瓷片、碎陶片,向他湧來;刀片、錐尖、生鐵的犁鏵、銅塊——是鼎還是釜破下來的,也在身後推擠。都是考古層。水裏的藻類,最原始的生物,幾乎與恐龍同時期,還在,等著進化完成一個周期,再出發。鍾聲敲響,一下一下報時,把人叫回課堂,叫回人類史。一個龐然大物撞上來,即將滅頂,不料卻穿透正中,原來是個橡膠輪胎。輪胎、後視鏡、點火器、方向盤的皮套,竟然,前麵有一輛完整的汽車,和沉船不同,不是沉底,而是半浮。車窗裏一個大氣球,鼓鼓囊囊,多麼古怪啊!倘不是親曆,誰相信這樣的怪事:車在水中,駕車人變成大氣泡,大約是一種返祖現象,胎生回到卵生。大氣泡就是個大雞子,裏麵孵著一個肉體。
這麼多雜碎,大大小小,隨便撿一樣,就是一段曆史,知道和不知道的,在場和不在場的。鈴聲響起,是環城電車的鈴,是劃時間,也是劃空間,在大世界裏劃下一個小世界,新世界裏劃一個舊世界。他就是那個舊世界的人,在電車環線裏麵,這城市最早的發源,說是發源,其實在古代史的末梢,石器啊,鐵器啊,青銅啊,彩陶啊,都沒趕上,在不懈的挖掘中,出土一點點零碎邊角,算是搭上近代史的頭班車。看那店肆擠挨、招牌林立的街道,意味著人類的生產活動已經超出地域和物產所限,走向更大規模,調節豐匱,平衡供求。看街道的名,就知道卵石路麵底下水網密布,橋啊,塘啊,浜啊,灣啊,水網底下則是澤國,一層文明覆蓋一層文明。聽聲音,輪船的汽笛裏有纖夫號子的回響,小孩子唱的歌則與商賈有關:篤篤篤,賣糖粥,三斤核桃四斤殼,買你肉,還你殼——多麼精明和苛刻,卻頗有風度,顧左右而言他道:張家老伯伯來勒伐?“來勒伐”三個字是上海話,意思在不在家,買賣不成交情在的樣子,保持著農業社會的遺韻。上海,不錯,這個上海人就是在電車環線中的區域出生和長成,然後離開!水流突然激蕩起來,仿佛地殼變化,板塊斷裂,移動,又靠攏,靠攏,差點就要嵌合,卻擦過去了。他被推起來,又放下去,這一下可是陡峭得很,水往低處流嘛!地心引力發生作用,幾乎垂直,衝出有幾十、幾百、幾千米,丈量標準到這時候就說不準了。眼鏡、皮帶、襯衫、褲子、襪子,還有內褲,最後褪下去。隻有領帶,領帶奇跡般地還在,係著光脖子,赤條條的身子綴著一根布條子,像魚的鰭。
水麵上已經黑了,黑裏布著星光點點,水下卻是光明。他真就是那三個字底下的人,他聽見叫喊這三個字的聲音,叫他回家,叫他上學,叫他睡覺和起床。老狼老狼幾點了?晨曦,和水下的光明一色,鋪在連綿的瓦頂,就像風吹皺的水,從他入眠與醒來的眼睛看過去。瓦麵展開,他從窗戶——人們稱作“老虎天窗”,從窗戶爬出,落在瓦行上,腳步和貓一樣輕,走在傾斜的屋頂,也是危險動作,稍不小心,就會失足滑下屋簷,落到卵石地上。可小孩子都喜歡危險,還喜歡違禁。晨曦越來越亮,亮到最光明處,一攬子全收,旭日升起來。月亮是水底的太陽,此時從東邊起來,好大的一盤。然後,上學的鍾聲敲響。老狼老狼幾點了!回答的不是老狼,是鳥,它永遠用問題作答案,於是就是:幾點了,幾點了,幾點了!時間被鍾點劃分,好像小學生把字寫在格子裏,洪荒才變成曆史。舷窗裏孩子吐出的氣泡珠子,也是時間的劃分,替時間數節拍,數得盡可能慢,於是,時間拉長了,時間是一種具有彈性的物質,纖維很長,可伸可縮。鍾點啊,格子啊,針麵背後的齒輪啊,都是人為的計時工具,以賦予規律為原則,事實上,它可神秘了,哪是你摸得著猜得著的!現在,他,這個三個字名下的他,名字也是人為賦予,為的是區分這一個和那一個,這三個字處在時間最細最長的拉絲裏,也就是說,漫長的瞬息,盡頭啊,起頭啊,都是人為的定義,人就是忙著到處命名,下定義,做規矩,稱其為文明史。拉長的時間一下子彈回去,縮得極短,所以,總量上不變。
沉船裏的孩子早已經上去,留下他自己,人分段在時間裏,就像考古層。黑夜罩在水麵,底下是白晝,魚群攜帶著掙斷的魚線,魚鉤,鉤上的魚餌,簇擁在他身邊。塑料片、玻璃片、碎瓷片、碎陶片,向他湧來;刀片、錐尖、生鐵的犁鏵、銅塊——是鼎還是釜破下來的,也在身後推擠。都是考古層。水裏的藻類,最原始的生物,幾乎與恐龍同時期,還在,等著進化完成一個周期,再出發。鍾聲敲響,一下一下報時,把人叫回課堂,叫回人類史。一個龐然大物撞上來,即將滅頂,不料卻穿透正中,原來是個橡膠輪胎。輪胎、後視鏡、點火器、方向盤的皮套,竟然,前麵有一輛完整的汽車,和沉船不同,不是沉底,而是半浮。車窗裏一個大氣球,鼓鼓囊囊,多麼古怪啊!倘不是親曆,誰相信這樣的怪事:車在水中,駕車人變成大氣泡,大約是一種返祖現象,胎生回到卵生。大氣泡就是個大雞子,裏麵孵著一個肉體。
這麼多雜碎,大大小小,隨便撿一樣,就是一段曆史,知道和不知道的,在場和不在場的。鈴聲響起,是環城電車的鈴,是劃時間,也是劃空間,在大世界裏劃下一個小世界,新世界裏劃一個舊世界。他就是那個舊世界的人,在電車環線裏麵,這城市最早的發源,說是發源,其實在古代史的末梢,石器啊,鐵器啊,青銅啊,彩陶啊,都沒趕上,在不懈的挖掘中,出土一點點零碎邊角,算是搭上近代史的頭班車。看那店肆擠挨、招牌林立的街道,意味著人類的生產活動已經超出地域和物產所限,走向更大規模,調節豐匱,平衡供求。看街道的名,就知道卵石路麵底下水網密布,橋啊,塘啊,浜啊,灣啊,水網底下則是澤國,一層文明覆蓋一層文明。聽聲音,輪船的汽笛裏有纖夫號子的回響,小孩子唱的歌則與商賈有關:篤篤篤,賣糖粥,三斤核桃四斤殼,買你肉,還你殼——多麼精明和苛刻,卻頗有風度,顧左右而言他道:張家老伯伯來勒伐?“來勒伐”三個字是上海話,意思在不在家,買賣不成交情在的樣子,保持著農業社會的遺韻。上海,不錯,這個上海人就是在電車環線中的區域出生和長成,然後離開!水流突然激蕩起來,仿佛地殼變化,板塊斷裂,移動,又靠攏,靠攏,差點就要嵌合,卻擦過去了。他被推起來,又放下去,這一下可是陡峭得很,水往低處流嘛!地心引力發生作用,幾乎垂直,衝出有幾十、幾百、幾千米,丈量標準到這時候就說不準了。眼鏡、皮帶、襯衫、褲子、襪子,還有內褲,最後褪下去。隻有領帶,領帶奇跡般地還在,係著光脖子,赤條條的身子綴著一根布條子,像魚的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