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湖南巡撫駱秉章和左宗棠與胡林翼互通聲氣,意識到湘勇麵臨難以南北兼顧的困境,必須改變原來援閩的計劃,向鹹豐皇帝上奏軍情緩急,請飭曾國藩從江西援皖。鹹豐皇帝與軍機大臣商量,也覺得皖北成了陳玉成太平軍的天下,唯恐他與河南撚軍合流北上威脅京畿,同意了駱秉章的奏章。
不多久,曾國藩收到上諭:“皖北賊勢鴟張,楚省邊防吃緊,諒曾國藩亦必有探報。此時閩省之賊已南趨漳州、泉州,距江西漸遠。若照駱秉章請,令該侍郎移師赴皖,而留蕭啟江所部四千餘人防守江西,亦未始非權衡緩急之計。惟曾國藩所部各軍多染疾疫,前奏尚需休息。且景德鎮尚有大股逆匪,隨剿隨進,亦非計日可到。著曾國藩豫為籌度。如果閩省兵勇足資剿辦,而江西邊境有人,自以赴援皖省尤為緊要。不獨廬州省城可收南北夾擊之效,即上竄湖北之路,亦可借資堵剿。倘因汀州等處尚須兵力,一時不能移軍,或須俟景德鎮股匪殲除,再回楚北,亦著斟酌具奏。”
將這道上諭讀了兩遍,曾國藩心裏充滿感激。這次複出,他和左宗棠、胡林翼反複斟酌總覽全局,一致認識到長江沿岸是朝廷也是長毛的命脈所在,湖北、江西收複,唯有安徽被長毛盤踞,湘勇進軍重點在皖中。若攻取了安徽,水陸大軍合圍金陵巢穴,長毛覆滅就指日可待了。所以,曾國藩坐鎮建昌,深知福建崇山峻嶺不利於水師,正好疾役流行,便對援閩的命令敷衍而已。朝中大臣胸無全局,因長毛流竄,一再改變進剿計劃,李續賓陸師得不到水師配合,才招致三河慘敗精銳盡喪的結果。他心知肚明,駱秉章的奏折,其實就是左宗棠與胡林翼的意見。這樣,湘勇進剿大計才重新回到原定的正確方略上。
十二月十一日,曾國藩具折複奏:“近日賊勢,以皖江南北兩岸為最重。皖南大山綿亙,自山以北,久為粵匪出沒之區;自山以南,現惟婺源縣、景德鎮兩處有賊。皖北賊勢浩大,實倍甚於皖南。論大局之輕重,則宜並力江北,以圖清中原;論目前之緩急,則宜先攻景德鎮,保全湖口。臣已劄張運蘭一軍馳剿景德鎮。至福建之賊,為數無多,其回竄江西者,已飭蕭啟江一軍迅速追剿。”因眼病加重,附片請假一月,在軍營調理。
公事已了,曾國藩鄭重其事地給朝廷上折,詳細奏告曾國華自從鹹豐四年以來帶領湘勇所立下的每一樁功勞,尤其強調在鹹豐六年馳援江西,使得南昌解圍的突出功勞,以及這次在三河殉國的悲壯。
寫好奏折,又給在家的四弟國潢、滿弟國葆寫了一封信,要他們好好安慰叔叔和溫甫的妻妾;再三指出,這種時候,全家務必比往日和睦;還誠懇檢討自己在家守喪期間脾氣不好,兄弟不和,今後要引以為戒。他本來不大相信風水的,後來大考連升四級,又覺得風水不能不信,隻是不能癡迷。此次六弟喪命三河,不能不想到風水,叫他們查看父母墳塋,是不是被人挖動泄漏了氣運。如果被損壞,就得改葬,以挽回風水。
這時,湖南巡撫駱秉章和左宗棠與胡林翼互通聲氣,意識到湘勇麵臨難以南北兼顧的困境,必須改變原來援閩的計劃,向鹹豐皇帝上奏軍情緩急,請飭曾國藩從江西援皖。鹹豐皇帝與軍機大臣商量,也覺得皖北成了陳玉成太平軍的天下,唯恐他與河南撚軍合流北上威脅京畿,同意了駱秉章的奏章。
不多久,曾國藩收到上諭:“皖北賊勢鴟張,楚省邊防吃緊,諒曾國藩亦必有探報。此時閩省之賊已南趨漳州、泉州,距江西漸遠。若照駱秉章請,令該侍郎移師赴皖,而留蕭啟江所部四千餘人防守江西,亦未始非權衡緩急之計。惟曾國藩所部各軍多染疾疫,前奏尚需休息。且景德鎮尚有大股逆匪,隨剿隨進,亦非計日可到。著曾國藩豫為籌度。如果閩省兵勇足資剿辦,而江西邊境有人,自以赴援皖省尤為緊要。不獨廬州省城可收南北夾擊之效,即上竄湖北之路,亦可借資堵剿。倘因汀州等處尚須兵力,一時不能移軍,或須俟景德鎮股匪殲除,再回楚北,亦著斟酌具奏。”
將這道上諭讀了兩遍,曾國藩心裏充滿感激。這次複出,他和左宗棠、胡林翼反複斟酌總覽全局,一致認識到長江沿岸是朝廷也是長毛的命脈所在,湖北、江西收複,唯有安徽被長毛盤踞,湘勇進軍重點在皖中。若攻取了安徽,水陸大軍合圍金陵巢穴,長毛覆滅就指日可待了。所以,曾國藩坐鎮建昌,深知福建崇山峻嶺不利於水師,正好疾役流行,便對援閩的命令敷衍而已。朝中大臣胸無全局,因長毛流竄,一再改變進剿計劃,李續賓陸師得不到水師配合,才招致三河慘敗精銳盡喪的結果。他心知肚明,駱秉章的奏折,其實就是左宗棠與胡林翼的意見。這樣,湘勇進剿大計才重新回到原定的正確方略上。
十二月十一日,曾國藩具折複奏:“近日賊勢,以皖江南北兩岸為最重。皖南大山綿亙,自山以北,久為粵匪出沒之區;自山以南,現惟婺源縣、景德鎮兩處有賊。皖北賊勢浩大,實倍甚於皖南。論大局之輕重,則宜並力江北,以圖清中原;論目前之緩急,則宜先攻景德鎮,保全湖口。臣已劄張運蘭一軍馳剿景德鎮。至福建之賊,為數無多,其回竄江西者,已飭蕭啟江一軍迅速追剿。”因眼病加重,附片請假一月,在軍營調理。
公事已了,曾國藩鄭重其事地給朝廷上折,詳細奏告曾國華自從鹹豐四年以來帶領湘勇所立下的每一樁功勞,尤其強調在鹹豐六年馳援江西,使得南昌解圍的突出功勞,以及這次在三河殉國的悲壯。
寫好奏折,又給在家的四弟國潢、滿弟國葆寫了一封信,要他們好好安慰叔叔和溫甫的妻妾;再三指出,這種時候,全家務必比往日和睦;還誠懇檢討自己在家守喪期間脾氣不好,兄弟不和,今後要引以為戒。他本來不大相信風水的,後來大考連升四級,又覺得風水不能不信,隻是不能癡迷。此次六弟喪命三河,不能不想到風水,叫他們查看父母墳塋,是不是被人挖動泄漏了氣運。如果被損壞,就得改葬,以挽回風水。
又寫道:今年四月,劉昌緒在家裏扶乩,乩仙一到,便下判詞說:賦得偃武修文,得“閑”字(謎底“敗”字)。我驚訝“敗”字不知指的什麼,然而乩仙又寫出判詞說:“為九江言之,不可喜也。”我又覺得驚訝,九江剛攻克,氣機正旺盛,不知他為何這樣說。但乩仙又寫出判詞:“為天下,也是為曾家說的。”現在看來,三河的挫敗,六弟的變故,正好和“不可喜也”四字相對應。難道不是命數都是前生注定的嗎?可見禍福由老天注定,善惡由人作主。由老天注定的無可奈何,隻能聽從天命;由人自己作主的,就盡得一分算一分,撐得一天算一天。我們兄弟斷然不能不洗心滌慮,以求盡力挽回家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