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貞幹忙說:“九哥,既然大哥不要,就抬到我房裏去,讓我享受吧。”
曾國荃豪爽地揮揮手,貞幹立刻叫過來十幾名親兵,霎時將房子裏的東西搬得精光。
曾國荃備好豐盛的酒席,不叫一個外人來作陪,就兄弟三人盡情喝酒,揣度皇上會有什麼封賞,暢談下一步的計劃,直到深夜才結束。曾國藩正要睡覺,國荃又推門進來說:“大哥,待城內安定之後,我把吉字營托厚二管照,回荷葉塘去休養兩個月再回來。”
“你連年累月晝夜操勞,論理是該休息一下。”曾國藩看著九弟臉上又黑又瘦,很是心疼,“但是,此時你不能回去,要乘攻克安慶的軍威,一鼓作氣拿下無為、巢縣、和州,作進軍江寧的準備。”
曾國荃壓低嗓門說:“大哥說的有理。小弟不瞞大哥,我此次回荷葉塘,明為休養,其實是要把英王府的財物運回去。”
“沅甫,四眼狗聚斂了多少財寶?”曾國藩也低聲問。
曾國荃滿麵笑容:“我全部封存在後院一間房子裏,估計值十幾萬兩銀子。”
“沅甫,朝廷製度,繳獲的賊贓都要歸公。四眼狗是長毛偽英王,多少眼睛在盯著,你怎麼這樣膽大,敢運回荷葉塘?”曾國藩素來為官清廉,當即嚴肅批評。
曾國荃果斷地說:“大哥別擔心,我有辦法對付,用舊木板釘箱子裝好,外麵放一些舊書。如果別人問起,就說是搜集來的書籍,給家裏子侄讀讀,不怕別人說閑話。回來時,再買幾箱子人參,賞賜這次有功的將士。”
“沅甫,你不能這樣。”曾國藩正色說,“湘勇數萬,糧餉主要靠胡潤芝籌劃,其餘靠江西等省調撥。除吉字營、貞字營外,其他各部已經欠餉多月,軍心不穩,你怎麼能將這筆巨款私自運回家去呢?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萬萬不可!”
曾國荃根本不當一回事,笑著說:“大哥,朝廷製度不過一紙空文罷了。興軍以來,八旗兵也好,綠營也罷,哪一個將帥不私吞賊贓?我們湘勇內部,除雪琴外,誰不把金銀運回老家?迪庵打下九江,運回的金銀少說數十萬。隻有我們曾家,大哥管得嚴,我們兄弟不敢發財。可別人都不肯相信,說我們曾家裝窮。大哥,我不願當傻子,要當富家翁了!”
“沅甫,我曾家清白自持,你不能授人以柄。”曾國藩苦口婆心勸他。
曾國荃聳身站起:“大哥,這一次我真的要對不住你,定然要將東西全部運回去。我實話告訴你吧,前年,我派人到湘鄉縣和長沙買了兩擔人參,救活了好些個重傷的營官,有人說長沙的人參都被曾家買光了。我不怕別人嚼舌頭,這次回去,還要把長沙、衡州、湘潭的人參都買光。”
曾國藩耐心勸導他:“沅甫,你這次立了大功,皇上定會加官進爵,不愁榮華富貴,又何必以區區賊贓授人以柄,影響大好前程?”
曾國荃仰麵大笑:“大哥請放心,朝廷每年靡費軍餉千萬剿賊,皇上要的是江山,不會在乎一點賊贓。隻要不克扣軍餉,我的吉字營能克複城池,皇上照樣要加官進爵!”
曾國藩明白,九弟說的是實情,一時難以反駁。
“大哥你想想,你當年一心科考,多虧親戚朋友支持,南五舅賣牛給你湊盤纏,才有今天。如今南五舅已經死了,你永遠無法報答。這些年來,你一心當清官,家裏沒有多餘的銀子周濟親戚,他們背地裏埋怨,說隻落了個光彩的虛名,一點實惠也得不到。”
曾國藩輕輕一歎:“倒也是!當我們曾家的親戚,真是委屈了他們。”
“大哥,你繼續當你的清官,這些事就交給我來做。再說,城破之前,我為了激勵士氣,許諾手下將士破城後大索三天,安慶城裏的財產都讓弟兄們瓜分光了,不可能叫他們吐出來。四眼狗聚斂的東西歸我和貞幹兩人,一點也不過份。”
“沅甫,我總覺得這樣不妥。打下安慶,朝廷自有軍功頂戴官爵賞賜。可你們隻顧發財,城內值錢的東西被搶光,女子也被搶走,雪琴已有微詞,朝野會怎麼看你我兄弟?”
曾國藩輕飄飄說“雪琴已有微詞”,曾國荃心知肚明,卻並不在乎。
“大哥,雪琴是有名的‘三不統領’,小弟對他也很佩服。我對他說過,數萬湘勇人人頭上都有頂戴,恐怕下輩子也得不到實缺。我若不準他們搶劫發財搶老婆,他們誰肯賣命?雪琴無言以對。大哥,你若真的不準他們發財,日後靠誰去幫你打金陵?”
見大哥額頭上青筋暴起,曾國荃不願再惹大哥生氣,趕緊閉了嘴。
曾國藩左思右想,若逼老九把從英王府搶來的金銀拿出來充公,得罪兄弟不說,還會得罪整個吉字營,得罪所有湘勇將士,克複金陵的希望必然成為泡影,隻得長長一歎:“九弟,不管怎樣,你現在不能回去,必須乘勝拿下無為、巢縣、和州,為攻克金陵作好準備。”
曾國荃一想,避過風口再運回去反而更好,連忙說:“大哥差遣,小弟遵命就是。”
前方的戰鬥正熱火朝天。安慶克複,陳玉成的太平軍元氣大傷,多隆阿抓準時機分兵進攻,接連克複舒城、宿鬆、黃梅等縣。
八月初十日,曾國藩馳奏水師克複池州、進攻銅陵一折。想到軍餉是重中之重,便附片奏稱:各營欠餉過多,請旨飭江西每月撥解漕折銀五萬兩,籌清欠餉,並請江西停解各省協餉。所有地丁入款,漕折厘稅,先供本省守兵及臣處征兵欠餉,以免決裂之患。
2.鹹豐駕崩
鹹豐十一年八月初十日,曾國藩將請餉附片交驛站呈送,外麵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大家都感到意外,不約而同向門外走去。剛出門,章壽麟捧著一個火漆木匣從大門走進來,說:“大人,朝廷送來緊急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