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初晴,空氣格外清鮮,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回首西山,但見萬峰聳立猶如雨後春筍,曾國藩心情非常愉快。一行到達白溝河,他浮想聯翩,想到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侄兒的皇位,與李景隆在這裏一場血戰,想寫一首詠史長詩。然而,他的長項是八股文章,詠史長詩並不是容易的,在轎子裏想了半天終究寫不成,隻好吟詠自己得意的聯句:“長興老將廢不用,趙括小兒輕用兵。”
“曾大人出口成章,真個好才學!”趙楫在後麵搭訕,“陶淵明先生有雲:‘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在下不幸也姓趙,不知‘趙括小兒輕用兵’是否有所指?”
曾國藩知道他對任副職心存芥蒂,沒想到他這麼心胸狹隘,忙解釋說:“趙大人千萬別誤會!看到白溝河,國藩情不自禁想到李景隆兵敗的曆史,怎能另有所指呢?”
“曾大人是聖人後裔心地光明,想來還是下官見識淺陋了!”趙楫自嘲地大笑,吩咐轎夫慢走點,以免打攪曾大人雅興。
這個意外的小插曲,在考官隊伍中產生了不小波瀾。同行的內簾人員,都是從禮部和詹事府臨時調來充任十八房房官的老進士乃至翰林,個個須發斑白一把子年紀了還是七品從六品,對這個才三十出頭的年輕翰林平步青雲,本來就酸溜溜的,對趙楫屈居副職同病相憐。於是乎,他們也吩咐轎夫慢一點,和曾國藩拉開了距離。勞崇光發現隊伍中產生隔閡,隻得以監察禦史身份勸告。趙楫等人口裏答應,仍然難消隔膜。
2.抱病趕路
曾國藩有個習慣,每到一處,喜歡考察山川地勢瀏覽景色。一路上,他總是撩起轎簾左顧右盼。秦嶺南邊的七月,大致相當於江南的六月,天氣酷熱。他這麼撩開轎簾,火辣辣的陽光照進來,身穿官府熱烘烘的,剛到保定,隻覺得頭重腳輕胸口痞悶。後麵的轎夫見他放下轎簾,發出輕輕的哼哼,忙說:“曾大人,您怎麼了?”
“恐怕是中暑了。不要緊,跟著勞禦史走吧。”曾國藩在鄉村時中過暑,爺爺星岡公教過他刮痧的方法,在鼻梁、胸前和背脊用力捏拿就行。想到如今是有身份的正考官,鼻梁上刮得通紅不雅相,便解開官服,用力在胸前捏拿,不多時便覺得輕鬆了一些。
轎夫不敢疏忽,趕緊報告前麵的勞崇光。勞崇光見他臉色發紅,一摸額頭滾燙,連忙吩咐轎夫快到旅店歇息,找一個郎中看看。轎夫抬著轎子汗水直流趕到旅店,請來郎中。郎中一看就說是暑熱,開了方子,拿出兩盒“藿香正氣丸”服用,叮囑好好休息就喝綠豆稀飯解暑。待一切妥貼,趙楫等人的轎子才緩緩而來,鑽出轎子連聲說熱。
“咦——曾大人這是怎麼啦?”趙楫一見曾國藩歪在椅子上,立刻向勞崇光提議:“勞禦史,看來曾大人病得不輕,是不是要向禮部報告,或者請皇上派太醫來?”
勞崇光瞥了他一眼,看著曾國藩不吱聲。曾國藩掙起身,向趙楫拱手說:“多謝趙大人關懷!國藩出身農家身子骨好,隻不過沿途貪看景色受了暑熱,剛才服用了郎中的正氣丸,一兩天就會沒事的。”
“這就好!曾大人這麼說,在下就放心了!”趙楫點點頭,作主安排住宿去了。
當地官府派人招待晚飯,趙楫等人要酒要菜談笑風生,還不時吟詩作對,仿佛正主考患了暑熱跟他們不相幹。仆人照吩咐給曾國藩端來一碗綠豆粥,他喝了幾口便放在一邊。勞崇光放心不下,跟他一個房間住下,關切地說:“滌生啊,你吃不下飯,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你明天就好好歇息調理,後天再走吧。”
“多謝前輩關懷,考試要緊,晚生撐得住,明天還是繼續走的好。”一邊是趙楫等人的漠不關心,一邊是同鄉前輩的百般嗬護,曾國藩倍感家鄉人的親切終生難忘。
勞崇光喟然一歎:“滌生,你太倔強了!”
“前輩,晚生出身微寒,皇上不以晚生鄙陋,委以正主考重任,縱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皇上隆恩。此緊要關頭,晚生不倔強也得倔強啊!”
勞崇光輕輕一歎。他是過來人,太明白此時曾國藩的心思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唯有粉身碎骨報效皇上,將來才能飛黃騰達。就窮京官而言,正考官的程儀加上地方贈送,數千兩白花花的銀子,這是夢寐以求的機會,怎麼能不倔強呢?趙楫的提議,貌似關心,實則巴不得皇上知道曾國藩病倒,冠冕堂皇取而代之,真是居心叵測!曾國藩的倔強,既是生性如此,也說明他心機深沉。這樣的小老鄉,無論於公於私,都該好好幫他!
一連幾天,曾國藩水米不進麵黃肌瘦,仍然頑強地坐上轎子,任憑顛簸晃蕩,仍然咬牙苦撐。趙楫等人不聞不問,白天坐轎跟在後麵,晚上住店盡情吃喝。在他身邊照顧的,始終是勞崇光。曾國藩感慨不已,夜宿潼關,他仍然堅持寫日記,在一首詩中表達自己的真切感受:“皮皺麵有窪,耳聾氣愈下。慘淡過潼關,沉昏渡清灞。”
勞崇光細心周到,沿途給曾國藩的轎夫補貼腳力錢買酒喝,吩咐轎夫換肩的時候輕一點,盡量減輕顛簸。轎夫得了好處,自然格外用心。這樣,曾國藩就不那麼難受多了。勞崇光安慰他,一到西安,境況就會好得多,不會像沿途官服那樣例行公事。
閏七月,曾國藩一行來到西安。
住在西安的陝西巡撫李星沅,號石梧,是湖南湘陰人,論年齡是曾國藩的長輩。他早就得到朝廷文書通告,知道此番四川正考官曾國藩是湘鄉人,監察禦史勞崇光和自己是同榜進士,心裏十分高興,事先讓沿途屬下報告欽差的行蹤消息。照規定,鄉試考官是欽差,沿途官府必須在驛館周到服務,卻不準隨便進入官署,他讓手下將驛館打掃幹淨準備妥當。當曾國藩一行剛進入西安,巡撫衙門差官立刻把他們迎進驛館,李星沅也聞訊前來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