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守故土堅韌不拔 征江西信心百倍(3 / 3)

最讓曾國藩頭疼的是,幾個月來又冒出一批遊匪。這些遊匪一部分是從嶽州、武昌等城逃出的兵勇,走投無路而聚眾搶劫;一部分是因兩軍交戰中被燒毀房屋而無家可歸的百姓,弱者淪為乞丐,強者聚眾滋事;還有官兵打仗時強擄的民夫,沒有盤纏回家而輾轉他鄉。這些遊匪大半混跡於市井,破壞性很大。

曾國藩指示審案局,對這些危害社會的遊匪一律處以重刑。為鼓勵團丁,他規定,凡捉拿一個匪徒,賞銀二兩。重賞之下,團丁踴躍出擊,有的甚至一天抓幾個送來。曾國藩斷然決定,抓一個就殺一個,絕不寬恕!

各州縣團總倍受鼓舞,大力抓捕地方匪盜押送省城審案局。曾國藩親自接見州縣團總,要他們再接再厲,務期根株淨盡。

審案局這邊,曾國藩對劉建德說:“皇上諭旨,‘辦理土匪必須從嚴,務期根株淨盡’,地方解押來的匪盜皆是首惡,斷無寬恕之理,務必嚴刑審訊。”

劉建德凜然遵命,凡押送來的匪盜,問了籍貫姓名記錄之後,便厲聲吩咐“先打五十殺威棒”。那些個值班勇丁將其踢翻在地,手持大棒猛力劈打。那體弱的當場打死,沒打死的便斬首示眾,前後達兩百多人。

一天下午,曾國藩身穿便服出去,見街頭告示旁聚集著十數百姓在議論紛紛,站在一邊聽他們說的什麼。一個年輕人說:“曾大人厲害,殺了這麼多匪盜,地方能安定了。”一個老大爺長長一歎:“亂世年頭,窮苦百姓過不下去,難免做出點偷雞摸狗的事情。依我看,捉起來打一頓也行,終不能殺頭。這個曾大人,不分輕重一律殺頭,該叫他曾剃頭!”

人群裏響起哄笑:“對,該叫他曾剃頭!”

曾國藩心裏恨罵“無知愚民”,回到審案局。轉念一想,這正好說明嚴辦土匪造成強大的震懾力,告訴劉建德持之以恒。殊不知,這個綽號當天便傳遍長沙,進而傳到各地。

過了幾天,曾國藩收到李翰章的信函。李翰章是李鴻章的大哥,當年曾國藩主持朝考,李翰章拔貢錄取,曾登門行過拜師禮,現任益陽知縣。“曾剃頭”的綽號傳到益陽,李翰章心裏很不是滋味,寫信請老師寬刑辦理,以免招致百姓怨恨。

看了李翰章的書信,曾國藩笑一聲“書生之見”,便毫不客氣教誨這個學生。書信中,曾國藩轉錄鹹豐皇帝“辦理土匪,必須從嚴,務期根株淨盡”的諭旨,然後援引諸葛亮嚴律治蜀的曆史經驗,告誡李翰章在益陽要嚴刑治理,萬不可有婦人之仁而辜負聖恩雲雲。


3.勤練湘勇

塔齊布雖然盡職盡責,畢竟是綠營軍官任務繁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教團丁。曾國藩便注意發現武藝較好、人品實誠的人,選拔他們擔任什長和哨長之類的長官。他還揣摩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照戚繼光的經驗辦事,團丁訓練漸有起色。

一天下午,荊七進來報告:“大人,去年在嶽陽樓見到的那個楊載福來了。”

“快請他進來!”曾國藩喜出望外,大步朝門外走去。

楊載福一進來就打拱行禮:“曾大人,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上次在嶽陽樓多有冒犯,請大人海涵。”

曾國藩見他戴的從五品頂子,樂嗬嗬地說:“什麼冒犯!我有幸結識足下,心裏一直高興。足下在哪個營做事,我來長沙數月,怎麼一直沒見你?”

楊載福恭恭敬敬地說:“去年,我帶著大人的薦書,到長沙投奔駱撫台。駱撫台問我薦書的來曆,我把當時的情況告訴他。駱撫台說:‘你好運氣,曾大人是當今禮部侍郎,此次回家奔喪,讓你碰上了。’我大吃一驚,才想起大人的確說過回家奔喪。駱撫台把我留在撫標營,見我武藝過得去,提升了一級,派我到辰州協訓練新兵。前幾天回長沙交差,昨天在街上見到大人的告示,才知道大人在省裏辦團練。今天特地請了假,前來拜見大人。”

曾國藩見他不負自己的推薦,心裏很高興:“足下一年來大有長進,又有了訓練新兵的經驗,很好。我想請足下到大團來幫我訓練團勇,足下可否願意?”

楊載福說:“大人是我的恩人,別說叫我來當教官,就是叫我入虎穴狼窩,也不會推辭!”

曾國藩大喜,當即給駱秉章寫信,請他放楊載福到大團來。駱秉章自然同意。次日,楊載福便到曾國藩衙門報到。曾國藩帶楊載福到南門外操場,分到羅澤南的一營當哨官兼全營教習。

下午,曾國藩從南門口操場回魚塘口,看到路邊草坪裏有一個漢子在賣藝,四周稀稀疏疏聚集了數十人,不覺產生興趣。草坪裏,擺著刀槍棍棒等兵器。那個賣藝的漢子向觀眾抱拳施禮,說了幾句“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有錢的請捧個錢場,沒錢的請捧個人場”的江湖客套,便手持一把大刀演練開來。曾國藩雖然不懂武藝,畢竟當過武會試正總裁,兼任過兵部侍郎,見識過兵營將士演練,也練就了一定眼力。那漢子手中大刀舞得如同白練裹身,他看出此人刀術有了一定功底,不禁駐足觀看。不久,那漢子收了刀,猶自麵色不改氣不喘,人群裏響起一片喝彩。那漢子抱拳稱謝,從地上拿過一麵小銅鑼,笑盈盈走過來。觀看的人知道這是要賞錢,那些身上帶了製錢的,紛紛掏出來扔過去,錢幣在銅鑼裏叮當作響。

“好漢,你有一身武藝,何不去投軍?眼下太平軍作亂,正是你們這些有武藝的人顯露身手的時候。沒準去了軍營,還能掙到功名,封妻蔭子呢。”也有人身邊沒有帶著錢,或者舍不得,用這樣的話捧人場。曾國藩覺得這正是自己想要說的,便細心察看那漢子有什麼反應。

那漢子笑著回答:“感謝看官厚愛,在下也想過投軍。隻是,如今官場都要門路,在下沒人引薦,恐怕去了也是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