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後鄭簡公在位的時候,大臣伯有要公子黑出使楚國。公子黑說: “楚國正恨鄭國,派我去豈不是等於殺我!”伯有逼他去,說:“你家世代管外交,你不去派誰去?”公子黑就帶家兵攻打伯有,其他家族也參加進來。兩邊打來打去,最後伯有被殺。伯有死後,執政的子皮讓位給子產,請他擔任執政。子產也是鄭國國君的後代,出身於 “七穆 ”之一。他很有見識和學問,年輕的時候就被國內外公認為鄭國的希望,這時已經擔任卿的職務十多年了。他推辭說: “國家小,夾在大國中間。家族大,又都有勢力。我怕治理不好。”子皮說:“我率領所有人服從你,誰敢不聽話?你隻管好好發揮自己的才能吧!”

子產執政的時候,鄭國的國際環境已經好轉。晉國和楚國內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晉國主政大臣們的內鬥由宮廷政爭和家族火並向內戰發展,國君控製不了他們,反而被他們控製,國家在走向分裂。它原來的盟國齊國已經不願意服從,需要經常敲打。秦國站在楚國一邊,牽製了晉國。楚國受到吳國的嚴重威脅,陷入兩麵受敵的困境。兩個大國都對爭霸力不從心了。這時由宋國撮合,兩個大國和服從它們的小國一起開和平大會,規定晉楚兩國都是霸主,小國向兩國都進貢。秦國和齊國與兩位霸主地位相等,不用向誰進貢。這樣戰爭就大大地減少了。但是鄭國在大國之間周旋仍然是很困難的事。

子產執政後,改革製度,為國家興利除弊,引起一些人不滿。他們編歌謠說:“算我的家產稅,收我的田地稅,誰要殺子產?我助力一臂。”鄉校是鄭國人休閑聚會的地方,人們在那裏免不了議論時政,大概有不少非議子產的聲音。大臣然明對子產說:“毀掉鄉校吧?”子產說:“為什麼?人們工作後去那裏休息交遊,議論對時政的看法。他們認為好的,我就實行。他們不喜歡的,我就改正,像我的老師一樣,怎麼能毀掉?我隻聽說用誠懇和善意來化解怨恨,沒聽說過用威勢來防範壓製怨恨。威壓當然能馬上讓人住口。但這就像堵塞江河一樣。大水決口,不但傷人多,而且沒法挽救。不如讓水自然地流動,不如我聽到了意見隨時改正。”然明說:“今天我算知道你是國家可以仰賴的人了。是我沒見識。如果你照這樣做,整個國家都有依靠了,豈止我們幾位大臣。”子產開始執政的時候,孔子還不到十歲。後來他聽到了這件事,說:“有人說子產不仁,我不相信。”

子產在執政的第七年鑄造刑鼎,就是把法律條文刻印在大鼎上公之於眾。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重大創舉,標誌著中國法律的誕生。這一年是公元前536年。中國以前也有刑律,但都藏在官府裏,不公開,所以還不能叫法律。子產在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公布了成文法。這件事對傳統觀念衝擊很大。晉國的叔向給子產寫信說:“開始我對你執政很放心,現在徹底失望了。先王判案都是就事論事,酌情辦理。不製定刑法,就是怕老百姓爭。老百姓知道了法律,就不把尊長當回事了,就不顧禮義了,隻用刑書作依據,爭來辯去,那就沒法治理國家了。夏商周都是到了末世才製定刑法。我聽說國家將要滅亡的時候,一定製度繁多。說的就是你的鄭國吧!看來鄭國在你這輩子就要完了。”子產回信說:“我無能,隻能救當世,考慮不了那麼長遠了。沒法按你的意見去做,但不會忘記你賜教的恩惠。”

幾十年後鄭簡公在位的時候,大臣伯有要公子黑出使楚國。公子黑說: “楚國正恨鄭國,派我去豈不是等於殺我!”伯有逼他去,說:“你家世代管外交,你不去派誰去?”公子黑就帶家兵攻打伯有,其他家族也參加進來。兩邊打來打去,最後伯有被殺。伯有死後,執政的子皮讓位給子產,請他擔任執政。子產也是鄭國國君的後代,出身於 “七穆 ”之一。他很有見識和學問,年輕的時候就被國內外公認為鄭國的希望,這時已經擔任卿的職務十多年了。他推辭說: “國家小,夾在大國中間。家族大,又都有勢力。我怕治理不好。”子皮說:“我率領所有人服從你,誰敢不聽話?你隻管好好發揮自己的才能吧!”

子產執政的時候,鄭國的國際環境已經好轉。晉國和楚國內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晉國主政大臣們的內鬥由宮廷政爭和家族火並向內戰發展,國君控製不了他們,反而被他們控製,國家在走向分裂。它原來的盟國齊國已經不願意服從,需要經常敲打。秦國站在楚國一邊,牽製了晉國。楚國受到吳國的嚴重威脅,陷入兩麵受敵的困境。兩個大國都對爭霸力不從心了。這時由宋國撮合,兩個大國和服從它們的小國一起開和平大會,規定晉楚兩國都是霸主,小國向兩國都進貢。秦國和齊國與兩位霸主地位相等,不用向誰進貢。這樣戰爭就大大地減少了。但是鄭國在大國之間周旋仍然是很困難的事。

子產執政後,改革製度,為國家興利除弊,引起一些人不滿。他們編歌謠說:“算我的家產稅,收我的田地稅,誰要殺子產?我助力一臂。”鄉校是鄭國人休閑聚會的地方,人們在那裏免不了議論時政,大概有不少非議子產的聲音。大臣然明對子產說:“毀掉鄉校吧?”子產說:“為什麼?人們工作後去那裏休息交遊,議論對時政的看法。他們認為好的,我就實行。他們不喜歡的,我就改正,像我的老師一樣,怎麼能毀掉?我隻聽說用誠懇和善意來化解怨恨,沒聽說過用威勢來防範壓製怨恨。威壓當然能馬上讓人住口。但這就像堵塞江河一樣。大水決口,不但傷人多,而且沒法挽救。不如讓水自然地流動,不如我聽到了意見隨時改正。”然明說:“今天我算知道你是國家可以仰賴的人了。是我沒見識。如果你照這樣做,整個國家都有依靠了,豈止我們幾位大臣。”子產開始執政的時候,孔子還不到十歲。後來他聽到了這件事,說:“有人說子產不仁,我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