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入夜暗流湧動(1 / 2)

蒼穹如墨,月朗星稀。

除了京郊幾個風月場所之外,偌大的郢都已漸入眠,隻偶爾聽得些柔風拂過枝頭的細沙聲,帶下幾片嫩葉。

一個清瘦的黑衣身影縱馬在城中長驅,直到皇城“羲和門”方才下馬,從袖囊中取出一個銀牌,上麵獨刻著一個方正小篆的“幗”字,向守門侍衛示意。放行之後又疾步向西,直到當朝太後寢居的鸞鳳宮,門外值守宮女並未阻攔,反而向其行禮後讓其進入正殿。

“太後。”黑衣人對著薄荷色九折屏風行禮道,聽聲音是個女子,語氣中透著冷冽。

“霜兒,你來啦。”屏風後響起一個柔和的女聲,旋即一個身影徐步走了出來,正是當朝太後南宮玥。此時她身著紫色長錦繡鳳便服,搭淺青輕紗內襯,綰金絲碧雲髻,雖是淡妝,但莊嚴的氣質依然迎麵而來。年近半百,身姿依舊如少女婀娜,隻是眼角多了幾絲若隱若現的細紋。

此刻南宮玥已於中堂坐定,一雙杏目水波微動,目光落在了名為霜兒的黑衣人身上,滿是愛憐,說道:“這些天辛苦你了。”

“吳霜不過是為太後做些瑣事,何談辛苦?”黑衣人欠身一禮,平靜答道。

南宮玥微微一笑,緩聲道:“我心中清楚,‘巾幗衛’是個苦差。也隻有你的性子才能忍受,換誰都隻怕難堪大任,那我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咯。”

南宮玥語氣中夾雜著自嘲和寬慰,而她口中的“巾幗衛”正是她垂簾聽政後首創,是隻對其一個人負責的密探組織,也就相當於她直接的耳目。由於這些密探都是女子構成,故名“巾幗衛”。隻不過這個機構實屬神秘,至今除了南宮玥本人,沒有人知道她們由多少人組成,具體任務又包括什麼。這裏的黑衣人吳霜,正是巾幗衛的統領。

“太後言重了。”吳霜人如其名,語氣清冷。

“其實你我不必如此生分,”太後幽幽說道:“在我心裏你和鶯兒、衿兒又何嚐不都是我的親生女兒。”

親生女兒。

吳霜心頭忽而一沉,但清秀的鵝蛋臉上依然保持冷漠,看不出任何情緒的起伏,隻有一絲波瀾在美目中一閃而過。

“好了,”太後輕歎一聲,轉而柔聲說道:“說說近些天的情況吧。”

“是。”吳霜正色答道:“臣已核查近幾日科考進京的舉子,和往年如常,並未有身份存疑來者……”

吳霜正欲往下說,南宮玥打斷道:“那六部有何動靜?”

“六部也和往年大致相同。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幾位尚書大人府上幾乎無人拜訪;吏部尚書府上倒是多有舉子登門,隻不過趙大人一概未見。工部……”吳霜話到此突然挺停住,抬眼看向南宮玥。

“但說無妨。”南宮玥似早有準備,平靜道。

“工部來往者甚……甚多,且多為當期舉子。”

南宮玥冷哼一聲,道:“趙忠這個老狐狸。”語中的趙忠和工部並無關係,乃是吏部尚書,也是朝中唯一一個三朝元老。

其實對於六部的情況,南宮玥這些年都十分清楚,隻不過每到提及時仍然止不住心中憤恨。此話還要從頭說起。自打楚國開科考以來,雖說是打破了門閥對於仕途的壟斷,拓寬了選材之路,讓寒門也能入仕乃至拜相,但這些年發展下來,卻又逐漸醞釀出了一股新的政治風氣——門生。

具體說來,參考舉子雖少分貴賤,很多與當朝權貴並無血脈之連,但都對錄取其的主考官產生“報師恩”或者說“報知遇之恩”的情愫,正是那句“一冠、一組,安非老師所賜也”!所以這些曆屆由科考入仕的舉子們,就逐漸發展成主考官們的門生,又在後來仕途中多受主考官庇蔭,故而大多對其惟命是從,竟然有些隻知老師不知天子的勢頭。

六部中本有吏、禮、兵三部直接參與文武科舉選拔,因而門生勢頭最勁。後來其他三部因命題關係間接參與選拔,也有些門生的端倪。很多舉子明白其中道理,便在科考前就到幾位尚書大人府邸登門拜訪,不敢求泄題之事,也想提前混個臉熟,略表恭維和親近。

剛才吳霜說到,禮、兵、戶、刑四部鮮人有拜訪,是因為幾位尚書大人都明令不準舉子登科前來訪。而吏部尚書趙忠雖然也拒絕來訪者,但南宮玥知道他早已暗自記錄這些訪客名字,若是日後金榜題名,自然明裏暗裏多加關照;而沒有拜訪的及第者,自然少些親近,故而惱怒其是老狐狸。至於工部為何來者不拒,南宮玥又為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乃是另有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