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京都晨間光景(2 / 3)

更為有趣的是,這兩夫婦每天隻接待九十九位客人,自稱精力不夠,難以勝任更多。對此軼事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不過也因此旦保範必須一早就叫起韓泉,唯恐晚到要排長隊甚至碰上運氣不好的時候,名額滿了白來一趟。

此時小攤上四張方桌基本坐滿,旦保範以熟客的名義嬉皮笑臉的和遊四海一通軟磨硬泡,終於討到對方苦笑著從屋內又新搬出個桌子給他倆就坐,並倒上茶水,惹得其他食客投來又羨又妒的目光。

“遊伯,”旦保範親熱的叫著老板,向其介紹道:“這位是我漢陽的朋友,今天特地來嚐您的手藝!給我們來兩碗招牌的鮮魚糊湯粉,一份滾油豆皮,一份魚丸花糕,額……再來四個酥麻歡喜坨,兩片怪味鍋盔!”

遊四海笑著和韓泉頷首招呼後,旦保範邊說他邊記,最後才說道:“小旦公子,歡喜坨和鍋盔還是老樣子,我到對街給您買去。”說罷從內屋喊出了一個十五六歲的素衣少年,看樣子是其兒子,指著對麵和他交代幾句,少年便有些不耐煩的過去了。

“有勞遊伯和小弟了。”旦保範看著少年怏怏的身影,笑道。

“哪裏哪裏,都是應該的。”遊四海憨厚的欠身回應,然後便忙活去了。

“你和這位店家很熟悉啊。”韓泉看著遊老板有些佝僂的背影,隨口感歎道。

“那可不是!”旦保範神色間不無得意,啜了一小口茶水,說道:“這遊伯除了手藝一流,人也相當的好!說起來,我還真記不清楚何時開始就喜歡在這過早了,一想到遊伯做的早點,府裏的膳食都一點兒也不香了!”

韓泉看他一副感慨萬千的模樣,不禁搖頭啞然失笑,拿起杯子喝了口水。

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菜品已陸續端了上來。鮮魚糊湯粉粉白蔥綠,乃是用小魚熬成稠汁,用其煮好粉絲之後撒上蔥花,口感順滑細膩,入喉處留有糊湯餘香,回味無窮。金色的豆皮泛著讓人垂涎三尺的油光,外酥裏嫩,糯米勁道剛好,頗有嚼勁。

魚丸花糕、歡喜坨、鍋盔也都各有風味特色,讓韓泉和旦保範都愛不釋口,直呼過癮。特別是韓泉,本來被旦保範吵醒心裏還有些芥蒂,但這個時候也早已消失在九霄雲外了。

真香啊。

韓泉放下筷子,長舒一口氣,邊回味邊稍作休息。

“這不是旦公子嗎?可真是巧啊!”隔壁桌不知何時來了個錦服少年,年紀大約和旦保範相仿,長得極為柔美,眉眼如畫,鬢若刀裁,舉手投足間散發著高雅而又略帶憂鬱的氣息,如若是女子,那可算得上傾國傾城了。此刻他正把玩著手中茶杯,眼波餘光若有似無的落向韓泉和旦保範方向。

“呂曆?”旦保範好不容易才咽下滿嘴美食,驚訝道。這位呂公子正是楚國第一大商人呂韋的長子,自幼跟隨父親營商,現在京中最當紅的風月場所“夢蝶莊”正是由其一手打造,方才韓泉和旦保範路過的酒樓“覓仙閣”也在他日常打理範圍。

說起這呂家的發跡,他們自己家從來都是三緘其口,不過坊間軼事倒是流傳甚多,最為人接受的說法是呂韋本來是往來齊楚兩國的珠寶古董販子,由於經營這些生意逐漸和達官貴人,乃至最後和當朝太後攀上關係,在顯貴們的關照下生意一路扶搖而上,涉及範圍更是從錢莊、古玩、藥材、糧油到酒樓、青樓等等,廣無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