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科考舉子爭鋒 1(1 / 2)

因為距離殿試隻有不到三日時間,韓泉回府之後便閉門謝客,以求靜心。其實他在京中除了旦保範也沒什麼熟人,說是閉門謝客,倒不如說“旦公子別來打擾我”。

而旦保範卻怎麼也閑不下來,兩次上門神秘相邀,拍著胸脯保證這次活動絕對有趣,但無奈韓泉始終不為所動,最後隻能自己在家悶悶不樂。心想這韓兄還真是奇怪,明明參加武試,多活動活動筋骨有何不妥?左思右想確也實在想不通。

說起來以旦保範喜動不喜靜的性子,在京中應該有許多朋友才對。其實與他年紀相仿的世家公子也不少,隻是一來和他家世相仿的誌趣相差甚遠,二來比他出身低的又多懷著功利之心與他相交,隻能算酒肉朋友,實難交心。所以這位旦公子的處境,也實在多有無奈。現在好不容易韓泉來了京城,但又沒功夫和自己玩耍,真是讓他苦惱不已。

真是浪費大好春光啊!旦保範感歎著,隻恨殿試不能來得再快些。

終於,三月初十,文試開始。

自打科考以來,殿試一直是先文後武,文試時間為兩天一夜,地點設在宮城的東南偏殿——孔雀殿。

這一日,天還未亮,舉子們便在宮外排起長隊,一一接受全身搜查後由宮人帶到孔雀殿殿外,待到一千名舉子集合之時,時間已近正午。說起這檢查手續確實繁瑣耗時,但也事出有因——剛開科舉時很多舉子想出了花樣百出的作弊方法,有的將經意典要抄在大腿上,有的抄在足底,有的夾帶在餐具、蠟燭等隨身物件中。

更有甚者,不知怎麼想出了個“銀鹽變黑之法”。具體說來是先用鹽水在衣服的夾層寫滿字,這樣平常看不出差別,但等到進入考場後用蠟燭一烘幹,字就顯現出來了。不得不感歎想出此法也確是奇人。

總之各式作巧之法層出不窮,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因此在考前就必須挨個脫光衣物進行全身檢查,直到確認無誤之後方才放行。

此時一千舉子在孔雀殿外已排好整齊方陣,現場一片沉寂,每個人都隻聽到自己內心“怦怦”快速的跳動,和急促的鼻息起伏。不一會兒,臨時搭好的紅布環裹的台上出現了兩個身影,均著赤色仙鶴官袍,佩金魚袋,正是文試的主副考官——吏部尚書趙忠和禮部尚書杜漸,身後兩側分別站著一位司禮公公。

主考官趙忠走上前來,模樣更加清晰:身高大約五尺半,年紀近七旬,清瘦的麵龐上顴骨高高隆起,眉宇之間皺紋交錯,鬢角白發中夾雜些許青絲,一雙鳳目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滄桑而柔和。

暖風拂過,衣袍隨之搖曳生姿,趙忠展顏微笑向舉子們致意,朗聲說道:“所謂仕者,國之重器。繼先賢之道統,開當世之太平。承蒙當今太後和聖上德澤,大開恩科,不拘一格用人才,已有十五載。其間人才輩出,實乃我大楚之幸!”

他頓了頓,難掩神情激動,繼而說道:“鄙人不才,蒙太後和聖上不棄,得擔殿試主考選拔之大任。每念至此,無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惟恐有負聖恩。今日與爾等賢子聚首於此,看諸君器宇軒昂,朝氣蓬發,我心甚慰。願與爾等共築大楚千秋之基業,以報天恩浩浩於萬一。也在此預祝各位,盡情發揮,金榜有名,不失來此一遭。”

台下舉子們聽著趙忠一番慷慨激昂的致辭,雖年紀各異,上至七旬老翁,下至十八弱冠,無一不心緒激動,身體也跟著微微顫抖,久難平息。

接下來,趙忠介紹了殿試的規矩和注意事項,並強調要各憑真才實學,舞弊後果嚴重。

隨著他的聲音在耳邊回蕩,人群中的韓泉將目光投向了趙忠身後的禮部尚書杜漸。由於距離尚遠,見得不太清晰。隱約之中,這位杜大人和趙忠身形樣貌有些相似,隻是鬢發皆白,一對法令紋深刻其消瘦的麵龐,自鼻翼入唇角後又一直延展到下顎,顯得威嚴莊穆而難以親近。

不愧是皇帝的老師。

韓泉瞻其尊容,不由得心裏暗歎一聲。

待趙忠交代完畢之後,舉子們便由兩位司禮公公和宮城衛兵有序帶入考場。這時很多人才驚訝的發現,說是宮殿,考場實際上是由院內一個個小隔間組成,兩天一夜的吃喝拉撒都在這個基本上不能伸展的小空間裏……

但大家又很快不再去想那些氣味等有關的不便之處,紛紛在自己的隔間就位,整理好隨身物品後,一邊平複自己的劇烈跳動的心髒,一邊等待試紙下發。

此次考試和以往一樣,先以一天時間寫作一篇不命題文章,各抒己見;而後剩下的一天一夜作另一篇命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