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位於郢都西南方二十餘裏處,屬於一座不大不小的丘陵。由於郢都地處江漢平原,附近並無崇山峻嶺,因而也就顯得拔地而起的八寶山鶴立雞群了。
雖說山體不算高,但是其間古木密布,與嶺南的低矮灌木確是大相徑庭,多是參天的樟樹和槐樹,還有一些水杉和楓樹間雜其中。遮雲蔽日,灑下點點斑駁綠蔭,風起之時,密林婆娑起舞,讓人不由得心醉神往,駐足流連,暫忘這濁世的諸般煩惱。
此山在前朝時由先帝賞賜給旦家,但旦平對此也並無細致打理。來此山的一般是周圍的百姓,也多有上山采藥之人。雖無奇珍,但樟木可用於祛風散寒,溫體調氣;槐樹葉和根皮有清熱解毒之用,花果也可作中藥藥材。另外還有一些草本藥材,香料,菌類蘑菇等等。
當然,早前也多有狩獵捉魚之客,但由於旦平認為這對生態產生破壞,並滋長了不從事田間勞作的僥幸心理,因而下令禁止捕獵。不過在實施的時候,也給一些迫於生計的窮苦百姓開了些方便之門。
明媚的陽光當空灑下,林中隨風而來一陣柔和的春日氣息。韓泉等三人都不自覺深吸幾口,從頭至腳一陣飄然欲仙的感覺,好似腳踏祥雲漫步天際,大感酣暢淋漓。
此時三人置身於八寶山南麵山麓,麵前是一間簡單的丹頂青瓦小屋,清澗流淌,綠柳周垂,花草環繞,也平添了許多秀雅。
進屋後,其他三位隊友和兩位管家模樣的人已在等候。互相打過招呼後,管家帶韓泉等三人到更衣室更換統一的黑色衣物,然後上了些精美的點心作為午膳。
午時七刻,眾人帶好隨身物品和地圖,便一齊出發了。為了增加遊戲性,旦保範要求大家單獨行動,最多兩人結伴,各憑本事到達山頂,並有模有樣的和大家作別,大有一番沙場送行的味道:“前路慢慢,還望諸君各自珍重!”
眾人一陣哄笑,跟著旦保範的樣子拱手行禮後便各自上山。
“韓兄,呂曆,你們可認真些,路上別被藍方偷襲了。”旦保範看他們二人都有些漫不經心,回頭急切的叮囑道,繼而轉身先行而去。
韓泉苦笑一聲,在岔路口與呂曆作別後也多加了幾分警惕上路了。而呂曆仍然一副事不關己的恬淡模樣,慢悠悠的邊走邊賞玩四周風景。
韓泉一邊走一邊打量起隨身的物品。除了統一的帶有染料的黑衣和軟甲之外,還有一麵小的白旗,是用於落敗後的標識。進攻的物品主要是一把木製短弓,配有十支橡皮箭,一把木劍和四個水彈。
木弓木劍倒也沒什麼特別之處,隻是這水彈卻是有趣。由和水囊一樣的皮革製成,但卻特地製成了巴掌大小的圓狀,平常可用作飲水之用,但更重要還是當作暗器投擲,也是為不太會使用弓箭的玩家提供方便。
韓泉墊了墊手上拿著的一個水彈,表麵輕盈,實際上扔出去還是有些威力,不禁一笑,暗歎這旦保範還真是會玩。而他所創的玩法也確實廣受歡迎——日間“峽穀求生”,晚間在山頂篝火農家樂,留宿一夜後次日返程。這樣一來充實了行程,二來增進了參與者們的友誼,不少由這個遊戲相識的後來都成了密友。
隨著向山中逐漸深入,四周愈發靜謐。韓泉一邊看著地圖,一邊往前走。他選擇的這條路屬於比較險峻,一般不建議沒有功夫的人獨自行動,但放在他身上也並無大礙。隻不過他仔細查看地圖後發現,不管走哪條路上山,都會和東麵出發的藍色方相交,也就是說交手無論如何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個時候快碰上敵方了吧?
韓泉步子放緩了些,密切注意著周遭的一切動靜。以他的修為,便是遠處密林間的鳥兒撲動翅膀也逃不過他的耳朵。
但好像還是沒有人聲。
就在這時,林中另一麵,旦保範遭到了埋伏。
“唰唰”兩聲,兩支橡皮頭木箭從腦後襲來。
旦保範目中精光閃過,下一刻足間發力,側身扭過,揚起一些泥沙,然後很快將目光鎖定在不遠處的樹上——不到一丈高的堅實樹枝上,果然有兩個藍衣身影分別貼著樹幹而立。
兩個藍衣人並不作罷,又是兩箭出手,勢若疾風,在半空中劃得空氣呼嘯作響。旦保範從背上取出弓箭,躲過其中來勢更猛的一箭的同時用弓格飛另一箭,旋即一個弓步半蹲,從箭筒拔出兩支箭同時出手,精準的分別射向兩個身影。
“啊”的一聲,其中一個身影雖然用弓檔開了箭,但被餘力震得從樹上跌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