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淡不寒而栗,嵇縣令落下了車簾。
“老爺辛苦啦。”馬車內,另一個對坐的身影欠身上前,訕笑道。此人名為劉畢,乃是大平縣刑名師爺,自幼便跟在嵇縣令身旁。
至於嵇儈能夠當上縣令,乃是由於他是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後人,後來娶了吏部尚書趙忠的庶女兒,在吳振楚平定滇地後,分配到大平當了縣令。別看大平縣雖是縣城,但其屬於滇地五郡之首的建寧郡中最大的縣城,現今有三萬餘戶,單一縣城便能貢獻建寧郡每年近兩成收成。另外其距離滇地最大的城池昆明頗近,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重要性不言而喻。
嵇縣令長歎了口氣,看了師爺劉畢一眼。劉畢訕笑兩聲,自然明白這個眼神意味著什麼。嵇縣令自幼便被稱作神童,生得是眉目俊朗不凡,甚至還有人將其比作當朝司馬相如,但哪知後來卻娶了個相貌奇醜的女子作夫人,還生了個看著愣頭愣腦的兒子,這些都讓他哪裏能夠接受?每每想之都心煩意亂。
休妻的念頭無數次在腦海中閃過,但是最終都隻能無奈打消,誰讓她是百官之首趙忠趙尚書的女兒呢?還有這醜女人,偏偏還自視極高,不準自己納妾。唉,一入宦門深似海啊。本來還想著借趙忠這個高枝平步青雲,等這老東西死後再一舉休妻,重新娶幾門美妾,但誰知隻落得個邊遠滇地的縣令,一幹就是二十餘載。雖說這大平是個好地方,油水也足,但是誰還會嫌官低?況且撈來的油水又不能用在美色上,這他娘的有個卵用?這些年嵇儈一想到自己的身世,想死的心都有了。
嵇縣令搖頭歎氣,深深看了師爺劉畢一眼:“劉畢啊,老爺我就指著這一撥了,可千萬不能有什麼閃失。”
劉畢趕緊道:“老爺放心,不會有閃失的。隻是老爺,那山大王這兩年與咱們暗裏多有牽扯,此番……”
嵇縣令給他使了個眼色,劉畢馬上噤聲,明白過來,不能讓他有開口的機會。
原來這山大王能夠發展到今日的規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嵇縣令以及旁邊幾個縣的刻意縱容,每次去剿匪大多是作秀,去之前還會給對方通氣,讓之做好準備。
當然偶爾也會抓兩個蟊賊給百姓看看,特別是在出了些惹起民怨的事情的時候,那就多抓幾個,給百姓狠狠罵幾天,轉移下焦點,民怨平息下來,功績也有了,一舉兩得。此外,留著山匪也是有留敵自重之意,山匪都剿完了,還要縣令作甚?咱頭上的烏紗帽還等著升遷哪。
正是由於此間等等原因,滇地匪患一直不絕,百姓不明所以,反倒是每每抓來匪徒時對縣令讚不絕口,感激涕零。看咱這父母官,真乃是再生父母哇,能生在此地真是三生有幸。
不過當嵇縣令得知有京中要員到來時,立馬意識到更大的機會來了。嘿嘿,太子少師、翰林大學士哪,聽說還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這枝頭要是攀上,指定不比現在處境差。此番幾乎傾巢而出,算是忠心日月可鑒了吧?哈哈,而且這太子少師入官不久,想必路子挺清,就算隻是據實上報自己的一番作為,也是大功一件哪!
嵇縣令想著不禁笑出了聲,直到放聲大笑,忽而覺得不對才趕緊收住,自顧自道:“這番也是天助我也,由頭偏偏出在了北羊。哈哈,那姓餘的小兒,可有得好看了。哼,不就是自己考了個進士當了個縣令,還真以為自己多清高?這些年明裏暗裏敢和我等不對付。好啊,真有你的,還想自己獨自剿匪。嗬,剿匪是你想得這麼簡單的事?蠢東西,看看,這到頭來還不是我能剿了匪,有你何事?”
師爺劉畢訕笑點頭:“還是老爺高明。”
這一隊人馬前方,老王和徐羽如坐針氈,這隊伍行進速度怎麼越來越慢了?徐羽問過旁邊的兵卒後,對方隻是以山路難行,況且走這麼遠體力不支了等理由搪塞他。
徐羽臉色陰晴不定,老王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徐公子,我們就不等他們了,先行一步,如若碰上危險,就見機行事,你看如何?”
徐羽重重點頭,和老王一夾馬腹,向山上火光處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