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停止發牢騷,擼起袖子 傻傻幹(1 / 3)

任正非說:“利益分配永遠是不平衡的,但對那些努力奮鬥的人來說,發展的機會卻是均等的。隻要敢於奮鬥,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夠創造出出色的成績,不管在哪個公司,最終都會有所收獲。畢竟,上天永遠不會辜負那些懂得付出和努力的人。”

任正非曾經多次在公司內部的講話上強調:“有的人做了貢獻反而受到委屈,這的確不公平,不過這是華為人對待委屈和挫折的態度和挑選幹部的準則。沒有一定的承受委屈的能力,往往得不到重用。受委屈的人要明白,命運依舊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個女孩去華為應聘,一路上過關斬將,終於到了終麵這一關。誰知,就因為早上臨出發時走得太急,一不小心碰翻了茶杯,濺濕了簡曆,被麵試官拒絕。

麵試官是這樣說的:“對不起,我們不能錄用你—你連自己的簡曆都保管不好,我們怎麼放心把工作交給你呢?”

麵對這樣的遭遇,女孩沒有埋怨,而是回到家重新抄寫了一份簡曆,並附上一封信送到了麵試官手中,信中這樣寫道:“您對我嚴格的要求,正好反映了貴公司在管理上的認真與嚴謹,精益求精。我一定銘記您的教誨,在今後的工作中一絲不苟。”

結果麵試官在看完這封信後,立刻打電話讓她第二天到公司報到。

由此可見,世界上永遠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不能摘下個人情感的有色眼鏡,保持端正的心態,我們隻會永遠活在抱怨的天空下。更何況,公平不公平對每個人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誰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在很多時候,公平不公平其實並不重要。

正如任正非所說,我們的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讓人們耿耿於懷、憤憤不平的所謂公平,不過是我們的借口,或者說是“抱怨症”惡習的偶爾發作而已。

借口隻會摧毀你

美國西點軍校有句名言:“沒有任何借口。”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西點人在麵對任何困難的時候,不僅勇敢、敬業,而且有能力、有辦法、有信心“100%完成任務”。在西點人的思維裏,沒有“行不行”的概念,隻有“做”與“不做”的區別。

任正非是很佩服這種精神的,他曾明確地說過,華為的“末位淘汰製”就是自西點軍校取的經。他說:“不要總是說‘做不到’,不去試一試怎麼知道呢?”

1998年的時候,為了謀求更高的發展,蘇紅琳毅然放棄了舒適的外企白領工作,轉而加入了華為駐南方辦事處,成為一名行政秘書,開始了在華為的成長。

剛開始的時候,蘇紅琳完全不習慣秘書這個崗位,不但活兒多,而且瑣碎,還大多是一些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東西,又沒有一定的規律。純粹是活兒來了就得幹,沒有預先的安排和計劃,這讓習慣了按計劃辦事的蘇紅琳深感疲憊,同時還有種挫敗感。

任正非說:“利益分配永遠是不平衡的,但對那些努力奮鬥的人來說,發展的機會卻是均等的。隻要敢於奮鬥,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能夠創造出出色的成績,不管在哪個公司,最終都會有所收獲。畢竟,上天永遠不會辜負那些懂得付出和努力的人。”

任正非曾經多次在公司內部的講話上強調:“有的人做了貢獻反而受到委屈,這的確不公平,不過這是華為人對待委屈和挫折的態度和挑選幹部的準則。沒有一定的承受委屈的能力,往往得不到重用。受委屈的人要明白,命運依舊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個女孩去華為應聘,一路上過關斬將,終於到了終麵這一關。誰知,就因為早上臨出發時走得太急,一不小心碰翻了茶杯,濺濕了簡曆,被麵試官拒絕。

麵試官是這樣說的:“對不起,我們不能錄用你—你連自己的簡曆都保管不好,我們怎麼放心把工作交給你呢?”

麵對這樣的遭遇,女孩沒有埋怨,而是回到家重新抄寫了一份簡曆,並附上一封信送到了麵試官手中,信中這樣寫道:“您對我嚴格的要求,正好反映了貴公司在管理上的認真與嚴謹,精益求精。我一定銘記您的教誨,在今後的工作中一絲不苟。”

結果麵試官在看完這封信後,立刻打電話讓她第二天到公司報到。

由此可見,世界上永遠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不能摘下個人情感的有色眼鏡,保持端正的心態,我們隻會永遠活在抱怨的天空下。更何況,公平不公平對每個人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誰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在很多時候,公平不公平其實並不重要。

正如任正非所說,我們的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讓人們耿耿於懷、憤憤不平的所謂公平,不過是我們的借口,或者說是“抱怨症”惡習的偶爾發作而已。

借口隻會摧毀你

美國西點軍校有句名言:“沒有任何借口。”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西點人在麵對任何困難的時候,不僅勇敢、敬業,而且有能力、有辦法、有信心“100%完成任務”。在西點人的思維裏,沒有“行不行”的概念,隻有“做”與“不做”的區別。

任正非是很佩服這種精神的,他曾明確地說過,華為的“末位淘汰製”就是自西點軍校取的經。他說:“不要總是說‘做不到’,不去試一試怎麼知道呢?”

1998年的時候,為了謀求更高的發展,蘇紅琳毅然放棄了舒適的外企白領工作,轉而加入了華為駐南方辦事處,成為一名行政秘書,開始了在華為的成長。

剛開始的時候,蘇紅琳完全不習慣秘書這個崗位,不但活兒多,而且瑣碎,還大多是一些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東西,又沒有一定的規律。純粹是活兒來了就得幹,沒有預先的安排和計劃,這讓習慣了按計劃辦事的蘇紅琳深感疲憊,同時還有種挫敗感。

不過,蘇紅琳是一個倔脾氣的人,越是有困難的東西,她越要挑戰。於是,為了盡快適應工作,蘇紅琳不得不一邊給自己打氣,一邊趁著別人有空的時候,向那些經驗豐富的前輩“取經”。經過一段艱苦的摸索期後,最終,蘇紅琳找到了工作竅門:把簡單的工作做得規範化、條理化;把每天必要的一些工作環節整理出來,製定一張日程表,按照流程辦事,這樣一來,就避免了讓自己手忙腳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