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長大一相逢(1 / 2)

書法並不隻是簡單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書法家所體現出來的品格、文才、資質,是一個人在人世間綜合素質的體現。

翰林供奉張懷瑾認為書法是連通自然的,文字是與天道、地理、人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表現是一致的,文字書法是通聯大道的,有了文字書法,自然與人世間便有了次序,文字書法具有“範圍宇宙、分別陰陽”的重要作用。

這正是書法的的重要所在,更是書法存在的價值。

天下書家作品分神、妙、能三品。崔夫人未出閣前學書就是師從的是太子詹事鍾紹京,據說這位先生與自己的外祖父關係相當的不錯。

這不,休沐日一大早就來府裏串門。早些時候韋後時亂,臨淄王李隆基就在劉幽求、鍾紹京的幫助和支持下,在晚間進入鍾紹京管轄的宮苑內,鍾紹京率領戶奴丁夫二百人,帶著武器,配合李隆基的士兵攻入太極殿,殺掉韋後,並逮捕韋後餘黨,由臨淄王的父親李旦即位,就是唐睿宗。

鍾紹京成了太上皇的功臣,做了中書侍郎,參知機務。第二天又進中書令,越國公,實封二百戶,賜物二千段、馬十匹,所獲賚賜與劉幽求一樣。

鍾紹京主政掌權時,恣情賞罰,很是被當時的百姓所厭惡。不久又抗旨讓官,唐睿宗於是采納薛稷之言,轉鍾紹京為戶部尚書,出為蜀州刺史,逐出京都。等到當今即位,複召拜戶部尚書,遷太子詹事。

春和景明,少年早起。樹上桃花紛紛飄灑,幾隻燕子勤勞地覓食做窠。張渙正在家將陪同下練習武藝,聽到下人前來稟報急急忙忙收拾齊整前去相會。

母親崔氏成婚許久自然不可能出來與鍾紹京相見,所以作為再傳弟子的張渙要前去拜見代為致意。

小花廳內張說和一個胖乎乎的老頭子分別居於兩個小榻上紹穆對坐,兩人不知聊的什麼,看上去很是投契。

張渙上前拜見,張說先笑道:”可大許多年不曾見過渙兒了,今日定然要好好替老夫指點指點這小子。“

鍾紹京調笑:”我離京時渙兒尚且年幼,老夫一去指不定還偷著樂呢。”

說罷二人相視大笑。這話說的是張渙小時候坐不住,練字又特別苦所以當年幹出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此事暫且不提。

“幾年不見,渙兒已經長成翩翩美少年了。”

又說幾件舊事趣事,不免提起張渙的藝業。

兩人雖然沒有師徒之名但是確實存在師承關係,鍾可大對於這個張渙就非常上心。不僅在書法運筆、行文習慣等諸多方麵教導心得體會,還讓張渙拿來最近的字給予點評。

張說在一邊聽著也不插嘴,觀望二人授業。或許正是張說在旁邊觀望的緣故,鍾邵京今日侃侃而談直把自己壓箱底的東西往外掏,說的興起索要筆墨現場寫起字來。

“瓊宮五帝內思上法”張渙在其身旁侍墨,看到這幾個字開頭心裏激動的無以複加。

這是《靈飛六甲經》的開篇內容,也就是說書法史上最重要的一個瑰寶正在眼前誕生。眼前的這一張紙如果能夠傳承下去絕對是萬世不易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