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從東都洛陽返回長安已經快滿一月了,整日裏讀書習字還要早起練武實在是單調乏味。
除了去西市、曲江逛過一回張渙從來沒有真正的休息過,連崔夫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一日張渙照例前來請安,崔氏頗為意外的對張渙說要去薦福寺燒香祈願。薦福寺就在開化坊內,可能名字不是很有名氣,但是寺內有一座小雁塔。
大雁塔是玄奘法師譯經處,在萬年縣慈恩寺內。小雁塔則是義淨高僧譯經的所在,在長安縣薦福寺內。玄奘已經圓寂多年,而義淨大師確是活佛。
一行人眾車馬轔轔,出了安仁坊北門就來到了薦福寺。隻見山門高掛丹書金匾“敕賜薦福寺“五個漂亮的飛白體。這裏是女皇為高宗陛下祈福的皇家寺院,中宗陛下“潛龍舊宅”改建。
因中宗陛下“廣開方便之門”旨意故,現今文武百姓得以入內。進了山門東麵是鼓樓,西麵是鍾樓,在往北走是慈氏閣和西配殿。
裏麵供奉的有則天皇帝一幅禦攆,配殿裏則幾位皇帝(武則天、李顯、李旦、李隆基)為高宗李治祈福的貢品。再進一院是大雄寶殿,東西兩側就是著名的譯經院。
住持僧人是義淨活佛再傳弟子法忍,得知客報信知道貴客到來就率眾僧前來相見。
“阿彌陀佛,貴足下降山門本寺不勝榮幸。”這大師已經四五十歲了,麵相看上去苦大仇深,若是不穿淄衣根本就是個打更的。
“祖師和幾位師傅已經多年不理俗物,專心翻譯《華嚴經》等至今已有百十餘部經典。”
張沛等人內心對這位大師的師祖充滿了無限敬仰,不管信不信佛都學著合掌念叨“阿彌陀佛”。
“施主這邊請。”法忍大師帶領大家到東邊一大排小樓下,駐足伸手對大家說“這就是譯經樓,則天皇帝禦賜師祖為三藏大師,樓內有禦書《聖教序》石碑。有二十六國的高僧雲集在此譯經說法,朝堂各部司百餘官員”說完,似是皺眉回憶“說起來小僧也曾和燕國公也是舊識了,昔日在洛陽龍門寺翻譯《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等經文時,燕國公與我等師兄弟相處過月餘。”
眾人點頭,張渙:“失敬,失敬。”崔夫人等女流進大雄寶殿禮佛燒香,張渙獨留下所有護衛隨從獨自在四處閑逛欣賞碑文匾額。
這裏很安全,絕對沒有任何人敢在此地放肆。皇寺重地,絕對不是隨便之處。
唐朝百姓最好的福利就是皇室貴族從來與百姓“秋毫無犯”,除了皇帝本人,道左遇見其他王爺公主也不用磕頭下跪。
高興了垂手而立或者頂多拱手施禮,有的人遠遠避開,也有人心氣不順直接會上前攔路擋駕。
有史可查的唐朝宗室和朝廷大員很少會遇刺,因為平時得罪老百姓的會被直接打上門去。
張說家的院牆就占了小半個安仁坊,因為儀製規定西南院牆高出許多。張說就主動把自家的院牆往內縮小三丈,生怕擋住人家的陽光被人戳脊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