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下車與羅哲等人點頭示意後,走向那守門刀兵,不知說了什麼,那刀兵便喚來一小兵,低語了幾句,那小兵便往城門內跑。
看樣子那衛兵對孔穎達很是客氣,羅哲摸著下巴看著眼前這古裝劇。
衛兵除了那刀兵裝備比較好,應該是個頭頭,身著光明鎧,其他大多身穿魚鱗甲。
看著小太監和孔穎達一起走過來,羅哲對著孔穎達作揖,孔穎達著點頭示意道:“正巧,老夫要入宮進言,方才想起,便一同前往吧。”
羅哲看著孔穎達,總感覺對方有所圖的樣子,不過他也無所謂,便回道:“小子初次覲見,還望孔公多照拂呀。”
“一定,一定。”孔穎達撫著胡須笑道。
不久,一個身著緋色衣袍的老內侍從城門內走出,對著孔穎達躬身示意,而那青衣小太監便退至其身後。
孔穎達回身對著羅哲說道:“走吧。”
羅哲邁步跟上孔穎達,而張義等人便在城外等候。
這是羅哲第一次進宮城,穿過延熹門,踏著青石磚,舉目望去橫街上除了衛兵以及稀稀落落步伐緊湊的內侍宮女,就是那高聳的城牆。
過延熹門,右轉入嘉福門,再過重明門,最後在顯德門前停下。
那老內侍上前出示令牌,守衛也拿出一個看上去一樣的令牌,把兩件合並再分開,問了那老內侍幾句,便側身讓行。
過了顯德門,入眼便是一座古樸的宮殿,偌大了“顯德殿”牌匾顯露著厚重感。
走上白玉石階,衛兵井然有序的立於兩旁,皆身著光明鎧,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著寒光。
對於眼前的一切,羅哲莫名生畏,大唐虎賁!
強漢盛唐,羅哲所學的曆史在初入唐朝時,看著衣衫襤褸的百姓並不覺得唐之強盛,但入宮城,看著古樸莊重的大殿,踏著白玉石階,身旁拱立的虎賁,難免心潮澎湃。
一時間,羅哲的眼神變得淩厲,也沒有了平時懶撒的態度,筆直的站在顯德殿前。
而一旁的孔穎達若有所感,回頭看了一眼羅哲,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
兩人在殿外等候,內侍入殿通報。
不久,內侍便出來通傳,羅哲慢孔穎達一個半身入殿。
從孔穎達那裏得知,顯德殿位於東宮,目前李世民就在東宮理政。
而那宮城主殿太極宮還是李淵在住。
因此顯德殿裏顯得較為簡樸,羅哲入殿便看到正坐於兩旁的人,秦瓊就在其中。
而舉目看去,金雕龍榻上坐著的青年男子應該就是二十八歲的李世民。
因為不是正式朝會,所以李世民穿著常服.
見孔穎達和羅哲行禮後,問道:“孔卿,此來何事?”
孔穎達躬身道:“臣偶遇一小童,見其學識不凡,是為神童,特向陛下舉薦。”
聞言,周圍的大臣紛紛看向孔穎達。
於後世說來並不奇怪,通經能書會誦是為神童,而對於現在而言,神童的出現對朝廷的意義非凡,更何況是孔家後人所薦。
李世民看著羅哲若有所思,轉眼對著孔穎達問道:“是何人能入孔卿之眼?”
隻見孔穎達側身與羅哲齊平,抬手指向羅哲,道:“便是此小兒。”
羅哲感受著周圍的目光,說實在的,前世也習慣了,基操,勿六。
抿了下唇,回道:“孔公謬讚,羅哲愧不敢當。”
而這時李世民說道:“此事再議,孔卿若無他事,可在旁聽政。”
孔穎達一時語滯,看向羅哲,而羅哲也看向孔穎達,眼神透露著“這就是您說的照拂?”
孔穎達撫須,挑眉,就像在說“勿謝!”
一番眼神交流後,孔穎達退向一旁。
“今宣爾來有三事。”
坐在龍榻上的李世民看著羅哲說道:“其一便是爾可承汝父之爵,其二,獻上治蝗之策,其三,補上犁圖。”
羅哲這時才發現,難怪看著眼熟,原來是他。
而人群中的秦瓊出班道:“陛下,羅哲年幼,豈有治蝗之策……”
話沒說完,就聽到李世民說道:“朕說有,便是有。”
語氣中透露著毋庸置疑。
秦瓊感覺李世民是在為難羅哲,不願退下。
“陛下,那蟊賊之味如何。”
羅哲開口為秦瓊解圍,看著秦瓊滿臉擔憂,甚為感動。
“甚是美味,但若單為吃食,可解不了蝗災。”
李世民笑道:“那日聽爾未完之言,朕與群臣共議,有感你小子有所隱瞞!”
群臣中,大多麵露不解,隻有幾個當時在場的人氣定神閑。
秦瓊一臉懵圈的聽著,驚疑地看著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