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它們覺得這樣的生活簡直毫無意義,它們認為,與其一生心驚膽戰,還不如一死了之。於是,它們決定從山崖上跳下去,以此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它們一齊奔向山崖時,一群青蛙正圍在湖邊,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後,如臨大敵,趕緊跳到深水裏逃命去了。
本來兔子每次到池塘邊都會看到這種情況,但是今天,有一隻兔子突然明白了什麼,它大聲地說:“快停下來,我們不必嚇得去尋死覓活了,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看見,還有比我們更膽小的動物呢!”
眾兔子聽它這麼一說,心情立即奇妙地豁然開朗起來,好像有一股勇氣噴湧而出,它們於是歡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關鍵時刻,一念之差就決定了生與死,這就是心態的力量。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麼樣子,就真的會成為什麼樣子。
故事中的兔子,它們認為膽小是天生的,是因為周圍有太多動物比自己強大,這些都是自身無法改變的。但是,當它們發現有和自己所處環境一樣的動物卻能安然自在地活著時,它們改變了心態。其實周圍的環境並未改變,它們卻能從悲觀地決定自殺到歡天喜地地回家。所以說,如何看待人生,由我們自己的心態決定。
一個有著積極心態的人並不否認消極因素的存在,他隻是學會了不讓自己沉溺其中。擁有積極心態者常能心存光明遠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悅和創造性的態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積極心態能讓一個懦夫成為英雄,從心誌柔弱變為意誌堅強。
我們看待任何事物,都應考慮生活中既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強調好的方麵,就會產生良好的願望與結果。
除了你自己以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你,打敗你。心態悲觀、消極頹廢的人,不會去積極解決人生所麵對的各種問題、矛盾和困難;擁有積極奮發、進取樂觀心態的人,能正確處理人生遇到的各種困難、矛盾和問題。相信自己吧,要想成功,首先就要樹立積極的心態,不要被自己打敗。
丟掉自卑感
人不可以自卑,也許你在某一方麵不如別人,可你在另一方麵肯定會超過別人。相信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這樣才能克服自卑的心理。
有一個農夫整天埋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一輩子都是農夫,被別人看不起,他感覺自己的地位很卑微。
有一天,他弓著腰在院子裏清除青草,因為天氣很熱,所以他臉上不停地冒汗,汗珠一滴一滴地流了下來。
“可惡的青草,假如沒有這些青草,我的院子一定很漂亮,為什麼要有這些討厭的青草,來破壞我的院子呢?”農夫這樣嘀咕著。
有一棵剛被拔起的小草,正躺在院子裏,它回答農夫說:“你說我們可惡,也許你從來就沒有想到過,我們也是很有用的,現在,請你聽我說一句吧,我們把根伸進土中,等於是在耕耘泥土,當你把我們拔掉時,泥土就已經是耕過的了。下雨時,我們防止泥土被雨水衝掉;在幹涸的時候,我們能阻止強風刮起沙土;我們是替你守衛院子的衛兵,如果沒有我們,你根本就不可能享受賞花的樂趣,因為雨水會衝走你的泥土,狂風會吹走種花的泥土……你在看到花兒盛開時,能不能記起我們青草的好處呢?”
一棵小草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渺小而自卑,農夫對小草不禁肅然起敬。他擦去額上的汗珠,然後微笑了。
自卑的根源在於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其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心理承受能力差,經不起較強的打擊,行為畏縮、瞻前顧後等。
自卑是一種可怕的消極情緒,其實,任何人都無須自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自身的長處。
懷有自卑情結的人,遇事往往總是認為“我不行”、“這事我幹不了”、“這項工作超過了我的能力範圍”,沒有試一試就給自己判了死刑。
自卑者在遇到失敗時往往會說:“我真沒用!”千萬不可使用這句話,因為它不但否定了你的能力,而且在無形中懈怠了自己前進的信心。
實際上,隻要你專注努力,你是能幹好這件事的。認為別人都比自己強,自己處處不如人,這是一種病態心理。在成功之路上,這種自卑的心態是非常有害的。
一定要克服自卑的情緒,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積極調節和改變自我
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的時候,運用一下反向心理調節,就能使自己從困難中奮起,從逆境中解脫,進入灑脫通達的境界。
一個年輕人跟禪師學習搬山術,學了許久,仍沒辦法把山移過來。
禪師說:“所謂搬山術,隻是拉近你和山的距離。既然山不過來,那你就過去。”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改變不了別人,那就改變自己。
指望改變別人而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是極不牢靠的,弄不好還會陷入更消極的情緒中。隻有你自己才能夠無條件地聽你調遣,自己的情緒隻有自己負責,你能改變的隻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