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胡錦濤
2006年4月21日
尊敬的理查德·萊文校長,同學們,老師們,女士們,先生們:
首先,我感謝萊文校長的邀請,使我有機會來到世界著名學府耶魯大學,同青年朋友和老師們相聚在一起。
進入耶魯大學的校園,看到莘莘學子青春洋溢的臉龐,呼吸著書香濃鬱的空氣,我不由回想起40年前在北京清華大學度過的美好時光。學生時代,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當年老師們對我的教誨,同學們給我的啟發,我至今仍受用不盡。
耶魯大學以悠久的發展曆史、獨特的辦學風格、卓著的學術成就聞名於世。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幾十年,我真希望成為你們中的一員。
耶魯大學校訓強調追求光明和真理,這符合人類進步的法則,也符合每個有誌青年的心願。300多年來,耶魯大學培養出一大批傑出人才,其中包括2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美國總統。美國民族英雄內森·黑爾是耶魯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深深感染了我和許多中國人。我衷心祝願貴校培養出更多英才,為美國經濟社會發展、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長期以來,中美兩國人民一直相互抱有濃厚的興趣和友好的感情。中國人民欣賞美國人民的開拓進取精神,欽佩美國人民在建設國家中取得的驕人業績。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中美合作的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也把目光投向中國,更加關注中國的發展進步。
了解是信任的基礎。今天,我願從中華文明曆史流變和現實發展的角度,談談當代中國的發展戰略和前進方向,希望有助於美國人民更全麵、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在5000多年的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走過了曲折艱辛的道路。特別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60多年間,中國人民為擺脫積貧積弱的境遇,實現民族複興,前仆後繼,頑強鬥爭,使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深刻變化。95年前,中國人民通過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57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鬥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28年前,中國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曆史進程,經過艱苦創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從1978年到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473億美元增長到2225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長到14221億美元,國家外彙儲備從1.67億美元增加到8189億美元,農村貧困人口由2.5億人減少到2300多萬人。回顧這160多年來中國發生的滄桑巨變,可以說,中國人民經過艱苦探索和頑強奮鬥,既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推動了人類進步事業。
必須看到,中國盡管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排在世界100名之後,中國人民的生活還不富裕,中國的發展還麵臨著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要徹底改變中國的麵貌和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需要繼續持之以恒地艱苦奮鬥。中國將在未來15年集中力量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具體來說,就是要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達到40000億美元左右,人均達到3000美元左右,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為了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中國根據本國國情和時代要求明確了自己的發展理念,這就是樹立和貫徹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更加注重解決民生問題,更加注重克服發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注重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於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努力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格局。
科學發展的理念,是在總結中國現代化建設經驗、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也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現時代中國強調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社會和諧、和平發展,既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
——中華文明曆來注重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國人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於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今天,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麵發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仍是中國的首要任務。我們將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權,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使13億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