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我來到這所高等學府,想談談教育與科技合作有關的問題。我相信未來的世界,教育和文化、新知識和技術決定著人類通往前進的道路。眾所周知,儒學是華夏文明的基礎,儒學的意誌保證了它不間斷的發展,幾千年的發展也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化傳統。
《論語》的第一句話就是有名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知道中國為使更多人受到教育所做出的努力,提高學生和研究生的數量,中國每年派專家到國外研究新技術、新科學和最新的設備。俄羅斯同樣以發展教育事業為重點。教育領域的大型國家發展項目,已實施了好幾年。我們也鼓勵年輕教員,我們致力於通過引用創新技術,從根本上提高生產能力,為按照現代標準改組工業培訓新人才。在這方麵我們兩國積極準備,未來實現一個突破,即突破整個社會的技術現代化水平,並以平等的方式進入全球經濟發展領先國的行列。
我想指出的是,俄羅斯正在擬定至2020年的國家發展規劃。我們很清楚,科教興國這一政策的實施,對我國具有特殊意義。我們都記得我國最出名的有識之士,保證了我國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事和重要的科學發明。兩國人民好鑽研的頭腦、創新意識、求知的精神,應該成為我們當今一代共同的基礎,使雙方能夠在經濟領域實現突破。我想指出,兩國通過攜手努力,能夠為應對許多全球性的挑戰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包括買得起能源和資源、消除貧困、穩定世界金融市場、保障糧食安全。
我想再次指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是兩國要實現科技突破。當然兩國要理解自己對地區和世界發展、穩定與安全所具有的責任。目前,俄中之間全麵開展教育領域的交流,研究生、進修生、學者、教員參與這個交流。最近幾年建立直接聯係的兩國高等院校的數量有所增加。例如聯合學士教課規劃所涵蓋的學生的總數達到3000人。從事中文教學的俄羅斯高等院校同貴國的大學保持著最廣泛的聯係,例如俄羅斯有15000來自貴國的留學生,在中國有4500名俄羅斯留學生,我知道今天在座的也有我國的學生。我想專門指出,在我國願意學習漢語、了解貴國燦爛文化的青年,數量不斷增加。我確信我們要更積極地發展青年交流,舉辦更多的文化、體育和娛樂領域的大型活動,為兩國青年開展融合科研、技術和文化的項目創造新的機會。
我想介紹一下雙方在語言教學領域的合作。中國很早就對俄語產生興趣,1708年清朝政府開設了俄羅斯文館。我知道今天俄羅斯的文化在中國是受歡迎的,人民會讀俄羅斯的書和俄羅斯的報紙,也會唱俄羅斯的歌。非常著名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想指出,俄羅斯的漢學學派始終是世界最強有力的學派之一,19世紀中葉我國幾個大學已經有漢語教學。考慮到這些曆史傳統,兩國簽署了專門的政府間協定,關於在俄羅斯學習漢語和在中國學習俄語,我們要進一步努力普及這一工作。我們對在中國2009年舉行俄語年和2010年在俄羅斯舉行漢語年寄予厚望。我深信目前學習俄語的學生,包括在座的朋友們,很快就會在實踐中用到自己學到的知識。
對於俄中的多方位合作與快速發展,我不想提很多的數字,但是從2000年開始,雙邊的貿易額增加了10.5倍,而且每年平均增長30%左右。俄羅斯目前是中國第七大貿易夥伴,而中國是俄羅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方在能源領域、核能領域、科技、航天、通信、信息技術的合作有良好的前途。在這些領域雙方將在規劃和實施中有很多大型項目,包括在江蘇省修建“天欒”核電站,第一期去年投入了商業運行。對於俄羅斯也有重大意義的項目,在聖彼得堡修建的波羅的海明珠是由中方建設商實施的,包括修建住房、道路,去年商業中心已經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