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諾貝爾獲獎致辭:獲獎人成就和口才的展示(3)(1 / 2)

基督忍受了極大的痛苦來愛我們,愛使他受難。我們一定要牢牢地記住他的愛。他將自己變成麵包來讓我們充饑,就是讓我們滿足對上帝的饑渴,因為我們生來就是要體驗這種愛,我們生來就是要愛別人,被別人愛。基督之所以變成一個男子漢來愛我們,就是要我們盡可能地像他愛我們那樣去愛別人。他故意把自己扮成一個饑餓的人、一個衣不蔽體無家可歸的人、一個病人或者一個犯人,或者一個孤獨的人、被遺棄的人。他對我們說:“是你們拯救了我。”他渴求我們對他的愛,就如同窮人們渴求我們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我們一定要了解這種饑渴,也許這樣的饑渴恰好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家裏。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經訪問過的一家養老院。這家養老院裏的老人都是兒女將他們送來的。盡管這裏的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甚至還有點奢華,但是這些老年人卻都坐在院子裏,眼睛盯著大門看。他們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轉向一位老姐姐,問她:“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這些衣食不愁的人總是望著大門?為什麼他們臉上沒有笑容?”

我已經太習慣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甚至那些掛在垂死的人臉上的笑容。但是在這裏,我看到的是一種對愛心的期盼。那位老姐姐對我說:“這裏幾乎天天都是如此,他們每天都在期盼著,盼望他們的兒女來看望他們。他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刺傷,因為他們是被遺忘的人。”瞧,這就是世上存在的另一個種貧乏,被愛心遺忘的貧乏。也許這樣的貧乏已經悄悄來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的家庭中。也許就在我們自己的家庭中,已經有成員感到孤獨。也許他們的心已經受到傷害,或許他們處於某種焦慮不安的狀態。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能我們家庭中的其他成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煩惱。類似的事情是否已經存在我們的家庭呢?如果是,我們又如何來包容那些心裏感到孤獨的家庭成員呢?假如你是母親的話,你是否能寬容自己的孩子呢?西方國家最令我吃驚的,是許多男孩、女孩吸毒的現象。我總想搞明白這個問題究竟是誰造成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是:因為他們的家庭中沒有人寬容、善待他們。他們的父母也許因為工作太忙而沒有時間照顧他們,可能一些年輕的父母過分忙於事務,致使孩子在街頭遊蕩,甚至染上了惡習。我們今天在談論和平,而這些事情恰恰都會破壞和平。

我們讀聖經時,會讀到上帝說過的一句話:“即便是一個母親遺棄了她的孩子,我也不能遺棄你們。我要將你們握在掌心裏保護你們。”我們被上帝保護在他的掌心中,我們是如此地貼近他,就像是未出生的孩子蜷臥在他的掌心裏。我們可以這樣分析這句話,前麵的部分談到“即便是一個母親遺棄了她的孩子……”按照常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然而他在後麵又說:“即便……我也不能遺棄你們。”這後一句尤其使我感動。這是一句深深地撼動我心靈的至理名言。

我們今天之所以能聚在這個地方,全是靠了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需要我們。如果他們不想要我們的話,我們絕不會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我們需要自己的孩子,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然而還有其他數以百萬計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呢?今天的印度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關懷著孩子們的成長,而在非洲卻有許多孩子正在死於營養不良或饑餓……我在此向人們呼籲,向全世界人們呼籲——“讓我們奪回孩子的生命”,因為這個時代是孩子們的時代。今年是保護兒童年。今年年初,我曾經講過,我們都為孩子們做了些什麼呢?我逢人便講:“讓我們在這一年裏保證每一個孩子的順利出生。我們需要那些未出生的孩子。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天。我們是否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呢?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我們用領養的方式開展了向墮胎的鬥爭。我們挽救了成千上萬的小生命。”我們靠醫療站、醫院和警察局來向人們發出通告:“請不要虐殺孩子,我們收養這些孩子。”於是,一天中的每一小時都會有人給那些未婚先孕的婦女打電話,通知她們:“請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會照顧你,我們將收養你的孩子,給孩子找一個良好的家庭。”上帝保佑,我們找到了許多需要領養孩子的家庭。此外,我們還做了一件漂亮事。我們將許多街頭流浪的人、乞丐召集起來,給他們上課,組織他們按照我們的計劃組成自然家庭,並收養被遺棄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