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正在開放,像張著嘴的非洲大貓,

我知道我的心:它一張一合開出

紅彤彤的花冠完全出於對我的愛。

我嚐到的水是溫的,海水般的鹹,

來自與健康一樣遙遠的國度。


注釋

[1]無名氏情詩(Anonymous Lyrics)是一個不太科學的分類名稱,但可以用來包容所有流傳在民間,但無法確定作者的抒情類詩歌作品,包括完全屬於民間集體創作的民歌和佚名的文人作品。中古英語時期這種詩歌數量很大,按題材大致可分世俗的(cular)和宗教的(religious )兩類。世俗類中表現平民百姓喜怒哀樂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傑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約1343—1400),生於倫敦的一個商人家庭,當過海關監督、法官和下院議員。曾出使法、意等國。著有長詩《特羅勒斯與克麗西德》和《坎特伯雷故事集》。從他開始,英國文學真正步入作家創作的時代。17世紀作家德萊頓稱他為“英國詩歌之父”。由於《坎特伯雷故事集》具有高度的現實意義,後人又稱他為“現實生活的詩人”(a poet of real life)。

[3]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英國國王,1509—1547年在位。亨利七世之子。1534年國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領袖,將英格蘭聖公會立為英國國教,從而提高了王室在教會中的地位。他先後娶過六個妻子,其中兩個被離棄,兩個在倫敦塔被處死。

[4]托馬斯·懷亞特(T. Wyatt,1503—1542),最先用英語創作十四行詩的英國詩人。畢業於劍橋聖約翰學院,做過亨利八世的重臣。曾與後來成為亨利八世繼室的安娜·玻琳有過愛情糾葛,他的許多詩篇都是為她而寫。

[5]薩利伯爵(Earl of Surrey,1517?—1547),原名亨利·霍華德,諾福克公爵之子。他和他的父親都被亨利八世以叛國罪處死。他在詩歌方麵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素體詩(blank ver)。他還首創了一種十四行詩的新形式(abab cdcd efef gg),深受文藝複興時期詩人的喜愛。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就是按這個押韻格式寫的。

[6]愛德蒙·斯賓塞(Edmund Spenr,約1552—1599),詩人。生於倫敦塔附近的東史密斯菲爾德,畢業於劍橋大學。著有《牧羊人日曆》、十四行詩集《小愛神》《婚曲》,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詩《仙後》(原計劃寫12卷,結果隻完成6卷)。由於他對詩歌技巧和韻律的把握勝人一籌,人稱“詩人的詩人”(a poet of poets)。《仙後》采用九行體,押ababbcbcc韻。九行體在英國詩歌史上也被稱為“斯賓塞詩節”(Spenrian stanza)。

它們正在開放,像張著嘴的非洲大貓,

我知道我的心:它一張一合開出

紅彤彤的花冠完全出於對我的愛。

我嚐到的水是溫的,海水般的鹹,

來自與健康一樣遙遠的國度。


注釋

[1]無名氏情詩(Anonymous Lyrics)是一個不太科學的分類名稱,但可以用來包容所有流傳在民間,但無法確定作者的抒情類詩歌作品,包括完全屬於民間集體創作的民歌和佚名的文人作品。中古英語時期這種詩歌數量很大,按題材大致可分世俗的(cular)和宗教的(religious )兩類。世俗類中表現平民百姓喜怒哀樂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傑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約1343—1400),生於倫敦的一個商人家庭,當過海關監督、法官和下院議員。曾出使法、意等國。著有長詩《特羅勒斯與克麗西德》和《坎特伯雷故事集》。從他開始,英國文學真正步入作家創作的時代。17世紀作家德萊頓稱他為“英國詩歌之父”。由於《坎特伯雷故事集》具有高度的現實意義,後人又稱他為“現實生活的詩人”(a poet of real life)。

[3]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英國國王,1509—1547年在位。亨利七世之子。1534年國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領袖,將英格蘭聖公會立為英國國教,從而提高了王室在教會中的地位。他先後娶過六個妻子,其中兩個被離棄,兩個在倫敦塔被處死。

[4]托馬斯·懷亞特(T. Wyatt,1503—1542),最先用英語創作十四行詩的英國詩人。畢業於劍橋聖約翰學院,做過亨利八世的重臣。曾與後來成為亨利八世繼室的安娜·玻琳有過愛情糾葛,他的許多詩篇都是為她而寫。

[5]薩利伯爵(Earl of Surrey,1517?—1547),原名亨利·霍華德,諾福克公爵之子。他和他的父親都被亨利八世以叛國罪處死。他在詩歌方麵的重要貢獻是創造了素體詩(blank ver)。他還首創了一種十四行詩的新形式(abab cdcd efef gg),深受文藝複興時期詩人的喜愛。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就是按這個押韻格式寫的。

[6]愛德蒙·斯賓塞(Edmund Spenr,約1552—1599),詩人。生於倫敦塔附近的東史密斯菲爾德,畢業於劍橋大學。著有《牧羊人日曆》、十四行詩集《小愛神》《婚曲》,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詩《仙後》(原計劃寫12卷,結果隻完成6卷)。由於他對詩歌技巧和韻律的把握勝人一籌,人稱“詩人的詩人”(a poet of poets)。《仙後》采用九行體,押ababbcbcc韻。九行體在英國詩歌史上也被稱為“斯賓塞詩節”(Spenrian stan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