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夜襲金營(1 / 2)

在劉光世所部最先抵達東京汴梁後,各路宋軍將士們響應勤王號召,在隆冬的風雪中向著被圍的首都靠攏,來自河南、東南、陝西的援軍號稱20萬,一度震懾了金軍。完顏斡離不不斷向後方求援,積極加固營壘,防備偷襲。而金軍的西路軍在堅城太原下一籌莫展,被拖得分兵乏術,完顏粘罕隻能派遣少許騎兵前去支援,聊表心意。

寒冬臘月,各路援軍數量龐大,但是缺衣少食,為了穩住京城士氣,楊仁政派出麾下勇士出城生擒了3個金兵,將他們斬首後開膛破肚,發現金兵腹中隻有黑豆和稻殼。楊仁政知道金軍在長驅直入後,已經是違背用兵常理,麵臨糧草難繼的絕境,隻要堅守就可以拖死強悍的金軍。聽得金軍糧草斷絕的喜訊後,宋欽宗頓時如同打了雞血一般雄心萬丈,恨不得馬上與金人一決雌雄。劉光世也積極準備糧草戰馬,挑選精兵強將,打算一戰打出劉家軍的威名。

汴梁城北,劉光世中軍大營,眾將領齊聚一堂,商討夜襲方略。

劉光世向眾將說道:“我軍隻有3萬人,戰馬更是隻有五千匹,而敵軍有6萬人,戰馬極多,我打算先派出一支精銳的騎兵擾亂金營,然後迅速撤出,引誘金軍出城追擊,離開堅固的營壘,在汴梁城北的林地圍殲金軍主力,不知誰願意出戰,帶隊偷襲金軍大營,擔任誘敵重任?”

立即有一將領回答道:“劉將軍高明!先是擾亂金軍,打擊其士氣;然後把敵人引進不利於騎兵馳騁的林地殲滅,用敵之短,揚我之長;還不必用主力進攻敵人堅固的營壘,到時可以根據戰事發展,進可攻退可守,可保萬全!”

劉光世見有人應聲,連忙問道:“馬將軍可願領兵劫營?”

那將領立即回絕到:“我隻善步兵布陣,素來不習馬戰,末將願在林中設伏!”

劉光世大失所望,等了許久,竟然沒有一個人再應聲,於是朗聲命令道:“楊安民聽令!命你帶領騎兵三千,趁夜銜枚疾進,攻入金軍大營,四處放火,然後徐徐撤退,引金兵進入城北林地。”楊安民是劉光世手下騎術最精湛,武藝最高強的將領,如此九死一生的重任,也隻有委任他才讓自己放心。

楊安民立即拜服領命,楊文英見哥哥要去劫營,連忙自告奮勇的要求同去,卻被劉光世拒絕,劉光世知道楊文英帶領的五百強弩手戰力非凡,在伏擊金軍騎兵時將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去劫營需要機動靈活,強弩手作用不大。

眾軍安排妥當,直等到午夜時分,人體感覺最困倦時,劉光世便命令楊安民帶著三千騎兵出發。騎兵的馬都用厚布包裹四個蹄子,馬嘴帶著嚼子防止嘶鳴,騎兵的刀矛和護心鏡都塗上顏料,防止劫營時反光被敵人發現,劉光世這是第一次這麼用心的打仗,他深知戰敗的後果。

劉光世一直在樹林邊翹首北望,隻過了半個時辰,金營中火光衝天,殺聲鼎沸,但足足等了兩個多時辰,天色已經蒙蒙亮了,還不見劫營的軍隊回來。劉光世心急如焚,來回踱步,而首次參戰的楊文英更是急的上躥下跳,一刻也沒有消停,這是他的初陣,他渴望建功立業,更是掛心兄長的安危。

忽然,一個宋軍騎兵身中三箭,騎馬匆匆趕回,立即向劉光世回稟道:“楊將軍才殺進金營不到一刻鍾,便被金軍團團圍住,脫身不得,原來金軍早有準備,就等著我軍自投羅網!”楊文英聽言,立即要求領兵救援,劉光世拒絕了他,點齊剩下的兩千騎兵,決定親自帶隊支援。還沒有出發,大隊金兵便奔襲而來,全是騎兵,數量不下兩萬----原來逃脫出來的那個宋兵也是金軍故意放出的,就是為了找到宋軍主力的位置,打算一舉殲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