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叫做劉遐的軍官甚是眼利,他注意到了陸遙的身影,隨即勒韁撥馬,從騎隊中出來,徑到陸遙身前,居高臨下地看著陸遙。
這舉動未免無禮,陸遙身為秩二千石的牙門將軍,官職遠在劉遐之上。兼且劉遐受丁紹之命前來協助,陸遙乃是直管他的上司。依律,既未著甲,便當行拜禮才對。可劉遐卻偏偏理直氣壯地立馬於陸遙身前,俯身看著陸遙,那架勢自然而然,倒像是他屈尊紆貴來尋陸遙說話一般。
何雲等親兵立時大怒。
陸遙倒是好涵養,微笑道:“正長兄每日都如此練兵麼?真是令人佩服。”
從陸遙所在的位置,可以清晰地看見劉遐的麵容。丁渺已經算是少年得誌的將軍了,劉遐竟比丁渺還要年輕,幾乎介於少年和青年之間的樣子。他的麵部輪廓分明,雙眉入鬢、眼神銳利,顯得英氣勃勃。
劉遐上下打量了陸遙幾眼,躍躍欲試地問道:“聽聞陸將軍乃並州勇士,匈奴聞風喪膽。不知閣下可善射否?”
陸遙尚未答話,身後的何雲忍不住喝道:“爾何人也,競敢與我家將軍較量射術?我來見識見識!”他是並州獵戶出身,箭術甚是了得,故而立即響應。
劉遐哈哈一笑,用力扯動韁繩,那戰馬高聲嘶鳴,奔行出去,劃了道弧線與營門平行而馳。
戰馬奔騰如龍,劉遐雙腿緊夾馬腹,身形隨之起伏,肩膀以上部位卻穩定如鍾。待奔出百步開外,劉遐大喝一聲,對著營門反身便射。
這箭來得好快,仿佛一道電光般。陸遙身邊眾親衛完全沒反應過來,營門左側,距離陸遙丈許處的一根木樁上已然篤篤連響,中了三箭。三箭皆深入木紋,自上而下排列,箭與箭相隔不過數寸。
陸遙看的清楚,劉遐是左手抱弓,右手取箭。他的食指與中指、中指與無名指、無名指與小指之間各夾一支,這是連珠箭的射法。由於在指掌中夾著三支長箭的條件下,勾弦很是不便,故而縱使一流弓箭手通常也隻能做到連珠兩箭。即所謂矢不單殺,中必疊雙是也。劉遐連珠三箭施射、發箭又是如此精準有力,堪稱神技。
此時劉遐撥馬回頭,換了個方向再度奔過營門。他左手韜弓,右手從馬鞍右側取出另一把角弓,隨即左手往箭壺一抹,又是三矢在手。下一瞬間,又有三支長箭釘在了那根木樁上,隨著前次的三箭,依序排列。
他竟然能左右馳射,雙手連珠箭!
所謂的左右馳射,指的是左右雙手都能作為射擊的主手。在騎射的時候,人坐在馬上雙腿固定,身體的轉動受限,因而射擊角度會比步射要小。如用左手拒弓,右側就會有死角;而以右手拒弓,左側會出現死角。這在戰場上,往往會成為被敵人利用的漏洞。像劉遐這樣左右手使用自如的,盤弓四麵而射,便全無死角可言。何況他在戰馬兩邊各置一鞬,取弓矢的動作較常人更加快捷。
再加上精湛的連珠箭射術……
這樣的箭術,技近乎道。若是沈勁在此,或可與之抗衡;至於何雲,實在是遠遠不如的。何雲頓時氣餒。
劉遐撥馬而回,掃視了一番陸遙身後諸人,見他們個個都自愧不如,便愈發露出高傲的神色來:“陸將軍,諸位,若不願與吾較量射術,不知可能用槊否?”
馬槊這種武器,並非兵家久遠流傳之物。但近代以來,因其沉重而殺傷力巨大,為諸多勇士所習用。比如陸遙,雖然通常使用長槍,但也兼習馬槊的技藝,頗得其精髓。於是何雲等人紛紛望向陸遙,期待著陸將軍能將眼前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狠狠教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