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水上行舟(1 / 2)

周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三月,柴榮率軍入城,在城北見到了劉仁贍,快六十歲的老人,胡須花白,但氣質雄毅,一看就是個正人君子。英雄惜英雄,自古皆是如此。柴榮越看越感動,當即拜劉仁贍為天平軍節度使,下詔:“盡忠所事,抗節無虧,前代名臣,幾人堪比!朕之伐叛,得爾為多。”命人速將劉仁贍抬回城中治療,派最好的禦醫,用最好的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救活劉仁贍。

但此時的劉仁贍對身邊發生的一切都沒有了知覺,周顯德四年,即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57年)三月二十四日夜,南唐名將劉仁贍病死於壽州城中,壽五十八歲。

劉仁贍死訊傳來,城中父老伏拜痛哭,淚水盈城。劉仁贍夫人薛氏痛丈夫此生辛苦,連哭五日,絕食而死。劉仁贍手下的一些將士不願做降兵,望空三拜劉仁贍,橫劍殉國。柴榮不住的感歎,在壽春城中厚葬劉仁贍,三軍肅立,默默無語。隨後柴榮追封劉仁贍為彭城郡王。

金陵中的李璟得到劉仁贍殉國的消息,哭昏數次,捶胸頓足,後悔萬分(宋齊丘這時在哪裏?),追封衛王。劉仁贍雖是武將,但熟讀百家書,儒雅好文,兼通兵法,時人比做孫吳再生。五代十國時勇將不少,但真正能讓敵我雙方都感動的死節名將沒幾個,一個劉鄩、一個劉仁贍(王彥章也算一個)。

梁朝的劉鄩和南唐的劉仁贍算是真正的英雄、劉鄩俠骨柔腸,劉仁贍忠貞不二,比起那些靠打仗混飯吃的滑頭將軍,人品不知高出了多少倍。柴榮是劉仁贍的敵人,但他對這位敵人的氣節給予極高的評價。

壽州終於拿了下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但不管怎麼說,得到壽春就等於拿到了打開江南大門的鑰匙,李璟沒幾年好活了。這兩年將士們也打累了,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柴榮懂得這個道理,處理完壽春事宜後,柴榮返回汴梁。

回到汴梁後,柴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前大將韓令坤之父、前許州(今河南許昌)行軍司馬韓倫貪髒枉法為州民武都所告發一案,因為韓倫犯罪情節比較嚴重,柴榮準備殺一儆百。但韓令坤哀求柴榮寬恕老父一死,韓令坤素有軍功,柴榮實在駁不過韓令坤的麵子,從輕發落,將韓倫發配到沙門島(今山東蓬萊長島)。

因為韓倫的案子,柴榮自然就聯想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以光祿卿身份“退休”的柴守禮。柴守禮雖然窩囊無用,但因為生了一個英雄兒子,地位自然與眾不同。柴守禮和當時的朝中重臣王溥、王彥超、汪晏、韓令坤等人的老爹在西京洛陽組成一個“阿父黨”,以柴守禮為首(兒子是皇帝嘛,當然老柴第一了)。

這些老爹們仗著兒子們的地位,在洛陽胡作非為,好事不幹,壞事做絕,弄的洛陽城中經常雞飛狗跳。洛陽百姓對他們頭疼不已,又不敢招惹他們,稱他們為“十阿父”。

柴守禮更是過份,曾經因為一件瑣事殺人,被死者家屬扭到了官府,要求懲治柴守禮。地方官一看是皇帝的老子,嚇的魂飛魄散,趁人不注意溜了。換是別人,地方官還敢管,這可是當今萬歲的生父。

即使柴榮繼位後至死不見柴守禮,但畢竟骨肉相連,這個官司對不起,不敢接。柴榮知道後,也頗感棘手,治與不治都不妥,後來幹脆不管了,由他去吧,反正活不了幾年了,並對死者家屬給了一定補償。

對於柴榮的做法,歐陽修倒看的很開:“世宗殺了柴守禮,也不能讓天下再無殺人案件,而如果世宗真殺了柴守禮,就有點忘恩負義了。世宗最需要做的不是殺柴守禮,而是杜絕這類惡性刑事案件的重演”。

雖然“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皇上他爹”,換成同輩或小輩的,柴榮早就動手了。確實不必過多指責柴榮,現代的法律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過完全的公平,這樣的公平隻存在於理論上,不存在於現實中。

這兩年在淮南費了不少心思,感覺也比較累,柴榮也趁這次回京好好休息一下,但老爹這幫人實在太不象話,讓人抓了把柄,柴榮自然很不高興。柴榮曾經下詔在宮中修造永福殿,讓太監孫延希當監工頭。

這日柴榮無事,便微服來到工地看看,此時正值午餐時間,當柴榮看到來服工役的農民居然用髒木棍在瓦片中盛飯吃,柴榮心被刺痛了,他拔的錢款難道不夠這些工匠吃幾頓飯的?肯定是孫延希從中貪墨,當即命人把孫延希抓來,當眾斬首,並改善工匠們的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