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水上行舟(2 / 2)

孫延希貪汙公款確實該殺,柴榮要做天下共主,連工匠的午餐都不管,傳出去是要被人笑話的。對這號無恥之徒就要發現了一個處理一個,孫延希們貪掉的絕不隻是幾兩銀子,而是民心。並且孫延希撈好處,讓柴榮背黑鍋。貪汙民心是最大的貪汙,政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老百姓是不會容忍長久如此的,又想起那句金石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上次出征淮南前柴榮曾經下詔擴建汴梁城,這時的汴梁城已經初具國際大都市的規模,但汴梁的水運交通還比較落後,各地物資運抵汴梁的成本太大,柴榮想到了疏通水道。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柴榮決定動用民夫開始疏通汴水和廣濟河(也稱五丈河,迄於山東梁山泊。梁山泊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嗬嗬),將兩條河道溝通後,山東河北的進京物資就可以走廣濟河,這樣將節省大量的運輸成本。

而這時,從淮南前線傳來南唐的濠州(今安徽鳳陽)監軍郭廷謂率領水軍毀掉渦口的浮橋,並在定遠(今安徽定遠東南)大敗周武寧軍節度使武行德,死傷千餘,武行德僥幸逃命。柴榮不禁深鎖眉頭:“這幫飯桶,成事不足、壞事有餘。”

柴榮決定第三次出征淮南,前兩次雖然有所收獲,但淮南並沒有完全奪過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能給李璟這樣的機會。柴榮先是改革了官員任用製度和社會治安的法律,並讓“法律專家”、右庶子劇可久開始著手修改刑律。把內政理順之後,柴榮這才放心的踏上第三次南征的道路。

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十一月,柴榮率禁軍南下,不日來到濠州城外。柴榮看到在濠州東北淮河中有一個名做十八裏灘的沙灘,上麵盤踞著不少南唐水軍,柴榮不喜歡。柴榮想了一個好招法,讓趙匡胤帶著數百重甲武士騎著隨軍飼養的駱駝浮水過河,衝到灘上,趙匡胤對這些鳥人實在有些大材小用,一陣亂揍,滅了這個水寨。

隨後,柴榮率禁軍攻取濠州,鎮守濠州的郭廷謂竭力死守,並趁夜率軍攻入周軍營中,周軍一陣大亂,死傷不少。柴榮大忿,穿上甲胄,持劍縱馬殺入陣中,和南唐軍玩命,周軍人多,幾下就把郭廷謂打回了城。柴榮順手將濠州旁邊的軍事據點關城和一個水寨拿了過來,斬首兩千多,燒了南唐的戰船七十多艘。接著又開始進攻另外一個軍事據點羊馬城,羊馬城對濠州至為重要,被周軍攻下後,守城的郭廷謂看到這個樣子,知道守肯定守不住了,隻好投降。

柴榮稍做休整,帶領水軍乘大艦沿淮河西下,趙匡胤帶領精銳馬步軍平行前進。到了渦口,駐守在這裏的南唐軍很討厭柴榮隔三差五的來淮南找事,想做了柴榮。哪知沒做掉柴榮,反被柴榮給做掉了,南唐軍大敗,送給周軍五千顆人頭,南唐軍拚命東逃。柴榮不想放過這夥“淮賊”,想跑?看你能跑到哪裏?

柴榮繼續率水軍由淮河東下,趙匡胤依然在地上騎馬跟著。柴榮一路東進,各地唐軍水寨紛紛投降。柴榮一直追到泗州(今江蘇盱眙),命趙匡胤率敢死士薄城,趙匡胤身先士卒,周軍很快就攻下泗州的附城月城。

柴榮不讓休息,繼續給我狂攻。柴榮親自上陣,指揮將士攻城,城上射來的箭也被柴榮給撥掉了不少。周軍士氣正盛,區區泗州能奈何了這幫虎狼?南唐泗州守將範再遇搖起白旗投降了。

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十二月,柴榮還是老一套,他在水上行舟,趙匡胤地上跑馬,兩人比賽看誰跑的更快。很快就到了清口(今江蘇淮安清江,當年龐師古喪命的地方),周軍大造聲勢,號鼓暄天,震懾南唐軍民。在楚州(今江蘇淮安)大破南唐水師,南唐的楚州防禦使張彥卿固守不出,而南唐保義軍軍節度使陳承昭帶著一些殘兵朝東逃竄,被柴榮看到了。

柴榮操刀縱馬直追,趙匡胤也帶著精壯馬軍跟著柴榮沿岸直追。一直追出了六十裏地,在今江蘇漣水一帶趕上陳承昭,柴榮回顧趙匡胤:“在朕麵前亮亮你的本事!”趙匡胤也樂得在皇帝麵前逞回威風,活捉了陳承昭。

象柴榮這樣的馬上皇帝確實很有魅力,事必躬親,下馬治國、上馬行軍。這樣的男人在五代裏頭沒幾個,勉強能算上李存勖,但李存勖是個政治白癡,李存勖的魅力比起柴榮來,遜色的太多。在現代商場上,最受大眾歡迎的還是那些霸氣的領袖型企業家,領導者有魅力,他所領導的企業就有魅力,這和治國治軍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