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子想了想:“郭靖擒拿裘千丈,抓住他的什麼穴?”
“天突穴。”
“韋小寶剛出場時幾歲?”
“十二歲。”
凱子道:“這些基礎題估計都考不倒你,我說個金庸小說的漏洞,看看你能不能找出來。《笑傲江湖》第二回寫道:那農婦從屋中出來,拿著四枝煮熟的玉米,交到他手裏。這句話的漏洞在哪裏?”
大便沉吟不語。我們想了想,這是平常的一句話,怎麼會有漏洞呢?
“沒有漏洞。”大便自信道。
“告訴你,玉米原產美洲,1494年哥倫布從美洲回來後才傳入歐洲,輾轉傳入中國的時間最早估計也在16世紀中期,現在最早的記載是明嘉靖三十九年即1560年甘肅《平涼府誌》,當時叫番麥。如果林平之真的能在福建內地山區吃到‘煮熟的玉米棒子’,那估計最早也應該在1577年,因為福建這一年開始有種植玉米了。而《笑傲江湖》的背景不太可能是明朝。”
“但是《笑傲江湖》的背景是很模糊的,並沒有特指哪個朝代,這就是金庸的高明之處,不讓你們這些好事者找到把柄。”大便辯駁道。
“看來不說一個心服口服的,你是不服氣了。《神雕俠侶》第六回:楊過自幼闖蕩江湖,找東西吃的本事著實了得,四下張望,見西邊山坡上長著一大片玉米,於是過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楊過是在宋代,這逃不過去吧,等他要在陝西的山坡上找到一塊玉米地,非要等三四百年才有可能。”凱子分析道。
在鐵證如山麵前,大便道:“荒唐荒唐,研究這些無聊的東西,敗壞金庸名聲。不論你怎麼詆毀他,他終究是個文學大師,在排行榜上坐了第四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