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漢和帝找到了好幫手—— 宦官。

所謂宦官,就是從小伺候漢和帝的幾個親信太監,這些人既有門路,又有心眼,靠他們對付竇家最合適。其中最突出的有兩個人,一個叫鄭眾,此人雖然是個管花園的雜役,但足智多謀;另一個叫蔡倫,身份更低,隻是個黃門侍郎,也就是負責端茶倒水的仆人,但他熟讀典籍,為人精明。

在他倆的幫助下,漢和帝悄悄積聚力量,很快培植了一批親信武裝。公元92 年,竇憲打敗北匈奴後回朝,漢和帝先下旨說,要褒獎竇憲的大功,請他入宮朝見,竇憲不知是計,傻乎乎地去了,結果一去就被鄭眾率兵逮捕,當場宣讀了罪狀,免去他一切官職回家養老。與此同時,蔡倫也帶人火速行動,把竇憲在洛陽的親信全抓了起來。不久後,回家的竇憲又被漢和帝賜死,竇太後則被軟禁,五年後去世。東漢曆史上第一段外戚專權的時期,就這麼結束了。

漢和帝是靠宦官的支持戰勝竇家的,因此親政後,他格外重用宦官,鄭眾被封為大長秋,負責給漢和帝起草詔書;蔡倫被封為中常侍,是漢和帝的親信顧問。兩個人還被封了侯,權力相當大。

於是,劉秀生前擔心的另一個事也發生了—— 宦官專權。

但在漢和帝統治時期,宦官專權的危害並不大,鄭眾和蔡倫,都是素來小心謹慎的人,為人很謙虛,而且還多次推辭漢和帝的封賞,遇到國家大事,更是每件都向漢和帝彙報請示,從來不敢隱瞞專權。

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很有才能,鄭眾多次建議漢和帝平反冤案,施行仁政。蔡倫除了工作幹得好外,還很重視文化教育,當時人寫字,要麼寫在竹簡上,要麼寫在綢子上,但竹簡太重,綢子又太貴,蔡倫開動腦筋,結合民間智慧,把樹皮破布等物品放在大鍋裏熬,風幹後再加工,做成了一種新的寫字用具—— 紙。這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造紙術。

而漢和帝本人,也是個極其精明能幹的帝王。他雖然外表樸實,為人很寬厚,但大事卻極有主意,他在位期間,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整治腐敗官員,大力選拔年輕俊才。工作也非常勤懇,每天批奏折都批到深夜。他親政的十三年裏,中國的人口接近了六千萬,經濟也極度繁榮,文化更蓬勃發展,除誕生了造紙術外,另一部儒家典籍《說文解字》,也在這時期由許慎完成。中國的威望,更沿著絲綢之路遠播四方。這是東漢王朝的頂峰時期。

但意外卻再次發生了:公元105 年,年僅二十七歲的漢和帝病故,即位的是他的次子劉隆,也就是漢殤帝。但漢殤帝當時才剛出生一百天,隻是個牙牙學語的嬰兒,登基才八個月就過世了,之後又由漢和帝的侄子劉祜即位,也就是漢安帝,漢安帝比漢殤帝稍微大一點,可登基的時候也隻有十二歲。

結果,漢和帝找到了好幫手—— 宦官。

所謂宦官,就是從小伺候漢和帝的幾個親信太監,這些人既有門路,又有心眼,靠他們對付竇家最合適。其中最突出的有兩個人,一個叫鄭眾,此人雖然是個管花園的雜役,但足智多謀;另一個叫蔡倫,身份更低,隻是個黃門侍郎,也就是負責端茶倒水的仆人,但他熟讀典籍,為人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