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偶爾堅持一下自己的立場
有的時候領導們各執一詞,你不知道該怎麼辦——聽其中一個的,其他領導對你有意見;不聽吧,又不合適——領導就會覺得你沒有想法和自己辦事情的思路。所以,有時候在公司偶爾堅持一下自己的立場,以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點,說出自己的觀點,會讓領導對你刮目相看的。即使這個堅持不正確,隻要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就是好的。
7.做個樂心助事的中間派
遭遇“多頭領導”,要想真正左右逢源,你就要做一個中間派,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又尊重公司的文化遊戲規則。比如,當幾個領導的意見不一致時,你無論怎麼做,都會得罪其中的一方,因此,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讓他們的意見統一。在適當的時候,向領導提出合理性的建議,然後結合領導的意見,提出一個新的方案。千萬不要擅做主張,否則所有的責任都能由自己一個人來扛。
職場小“詭計”:善用“第三者”
如果甲領導的意見確實比乙領導的要好,而乙領導卻又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妨采取將決策空間擴大的辦法,請了解公司業務的第三者參與決策,從旁建議乙領導,促使他考慮甲領導的意見。第三者的人選最好是與乙領導平級的主管,在組織內發言能令人信服或與乙領導私下感情不錯。
第二節 與領導之間留下一個彈性的空間——永遠不要和領導稱兄道弟的“刺蝟法則”
【職場聚焦】
領導就是領導,任何時候,任何一個領導都希望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威信。即使你和領導的交情很不一般,也不代表你們之間沒有距離。過分親密的關係,容易使領導感到你與他平起平坐。因此,與上司過分親密是冒險的舉動。要知道,任何把自己的地位建立在與上司關係親密上的人,都如同讓自己紮根在沙灘上一樣。
為了研究刺蝟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十多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被凍得瑟瑟發抖,為了取暖,它們隻好緊緊地偎依在一起。但這時候,刺蝟身上的長刺又尖又硬,刺蝟們彼此不堪忍受,很快又各自分開了。挨得太近,彼此會被刺痛;離得太遠,又凍得難受。沒過多久,刺蝟們為了抗寒又逐漸靠攏。經過反複的摸索,它們逐漸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這就是“刺蝟法則”。
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說,其實跟刺蝟是一樣的,走得太近,會對彼此的要求提高,一旦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要求時,彼此間的關係就會出現裂痕。這裏尤其要講到的是職場中員工和領導的關係。
對於職場中的人來說,這個道理尤為重要。無可否認的是,領導和下屬之間,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無論你做的貢獻大小,都不要偏離了原來的這個軌道。如果偏離,很抱歉,你隻能離開了。
也許在酒桌上,領導可以拍著你的肩膀“稱兄”,但你卻不能反摟著他的肩膀“道弟”,這個稱呼隻能在酒桌上,離開了酒桌,你千萬別以為你就是老板的兄弟了。老板可以喝醉酒後胡亂說,你卻不能跟著發狂。
和領導走得太近,工作將會非常的被動。即使不做出格和讓領導反感的事情,也要想一想同事們對你的看法。比如,你想和領導一起吃吃飯,其他人會怎麼想?如果你和領導一起打保齡球,同事們又會怎麼看?
同事們會認為,你這是迫於領導的壓力,不得不討好獻媚,做一個12小時奉陪的小跟班。明明同事之間正在探討一個話題,但是不知道是誰把這個話題傳到領導的耳朵裏了,於是,同事們會認為是你這個“心腹”打的小報告。
就這樣,領導的“心腹”逐漸地就被“邊緣化”了,尤其當領導頒布的製度令員工不滿意的時候,大家就會拿你這個“心腹”出氣。而且,最危險的是,領導可以隨時離職,去其他地方接著做領導,但是新領導來了,會怎麼處理你這個前任的“心腹”呢?
所以,“永遠不要和老板稱兄道弟”,這其實應該是一句忠告,現在卻變成了警告。
現代社會是一個商業經濟的社會,員工與老板之間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說得好聽點,是為了各自的前程和事業;說得難聽點,純粹是為了混一口飯吃,大家各取所需,隻要不超限,便可相安無事。一旦牽扯到利益,你就會“死”得很慘!
小袁最近非常苦惱。他剛從一家知名外企跳槽到另一家更有實力的外企,從事產品的渠道管理工作。為了盡快融入新公司和團隊,小袁非常注重與新老板的關係維護,對新老板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都盡心盡力地完成。
結果他發現新老板似乎對他非常欣賞,私下裏總是跟他稱兄道弟,而且還不時地交代一些更重要的任務給他。小袁頓生知遇之感,於是他抱著“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心態,對老板交代的所有任務都用心去完成。
但慢慢的,小袁發現原來這些任務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特別容易得罪人,很多任務直接牽扯到多個部門或者其他團隊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