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評奧巴馬的《國防戰略檢討》報告(1 / 1)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2年元月5日宣布新的國防戰略。奧巴馬罕見的親赴國防部所在的五角大廈,由國防部長帕尼塔、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陪同,宣布這個名為《維持美國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優先任務》的新世紀國防戰略。

奧巴馬指出,“美國正處於轉型的時刻,國防優先目標的排序必須更有智能……”。根據新策略,國防預算將大幅消減,兵員數額將大量減少。美國年度國防預算目前約為7000億美元,未來10年,將一共消減4500億美元,國會還希望再砍5000億美元。

奧巴馬在去年春天下令國防部撰寫新的戰略檢討報告,主要考慮有二,一是在預算緊縮時期精簡兵力;二是在麵對中國崛起及其它全球變遷形勢下,重新檢討美國國防的優先目標。可以看出,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最大幅度的國防戰略及預算調整方案。

根據這個新國防戰略,最受矚目的重點是:(1)美國全球戰略部署將大幅轉向東亞;(2)調整長期以來“同時打兩場大型戰爭並要求全勝”的所謂“win-win戰略”,為“隨時準備進行一場戰爭,同時有效嚇阻另一場戰爭”的所謂“win-spoil戰略”(3)在這樣的戰略思維下的作戰理念是“空海一體”(Air-Sea Battle Concept)。

美國這一個新世紀的國防戰略,說白了,就是:(1)置重兵於東亞(雖然全麵國防預算緊縮);(2)針對中國;(3)以“海空一體”作戰策略;(4)對付中國針對美國的“反介入”(導彈打航母)及“區域阻絕”(導彈、潛艦、隱形戰機)。

美國此一空前的國防戰略大調整的背景,與冷戰結束以來全球局勢的演變有關:美國在拖垮了蘇聯,冷戰結束之後,國力臻於巔峰。進入新世紀,卻因911事件,進行全球反恐,同時啟動兩個大型戰爭,在阿富汗及伊拉克陷入泥潭,元氣大傷,債台高築,又繼之以2008年爆發世紀金融海嘯,國家財力嚴重受損,不得不牽動國家資源的配置。去年8月,不得不再度提高舉債上限時,白宮與國會取得妥協,10年內消減國防支出。邏輯上看,是國防影響了經濟,經濟又影響了國防。

另一方麵,近30年來,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韜光養晦,“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鄧小平對國際戰略大形勢的判斷,認為中國將迎來一個難得的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下所作的戰略選擇。國家資源配置也因此將經濟建設放在首要,國防建設放在次要。全力發展經濟,使中國快速崛起,成為全球經濟強國。

但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事件對於中國的軍事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是1990年代的海灣戰爭,西方軍事革命意味著軍事跟產業一樣,也從勞力密集升級到了技術密集;一是1996年的台海危機,麵對美國航母群的威懾,意識到了“反介入”及“區域阻絕”的重要。軍事現代化因而受到了更大的重視,而且也有了具體的方向。由於經濟條件持續改善,中國軍事現代化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支持,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果。邏輯上看,是國防建設影響了經濟建設,經濟建設又影響了國防建設。

美國與中國,這兩個21世紀全球戰略博奕的主角,不約而同演繹了“政治經濟學”中精彩的一課:經濟、國防、政治,都不是孤立發展的,是彼此牽動、交錯影響的。

未來趨勢怎麼看?也因此可以用同樣的脈絡及邏輯來觀察:就美國而言,視乎其能否成功矯正其資本主義的缺點,同時適當地節用其軍事權力;對中國而言,則視乎其能否進行全麵的體製深化改革,以維持持續上升的綜合國力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