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副主席出訪美國、愛爾蘭、土耳其三國;第一站美國,除華盛頓外,還要訪問愛荷華州和加州。美國民間一般對習近平個人了解相當有限,但美國官方、商界、政策界對習這次訪美寄予高度重視。
十年前,2002年時的胡錦濤,也受美國之邀訪問美國,當時美國各界對胡一無所知,這次情況也好不了多少。但今昔相比,十年之間,無論美國、中國大陸、亞太乃至全球形勢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美國為了進行全球反恐,發動了阿富汗及伊拉克兩場戰爭,經濟元氣受到相當傷害,2008年爆發的世紀金融海嘯更是雪上加霜。後冷戰初期美國號令天下、睥睨全球的氣勢不再;
——同樣是這十年,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後,經濟成長勢頭猛銳,年均成長率超過10%,中國GDP在全球的排名從第六竄升到第二,僅次於美國,包含了軍事、外交的綜合國力也明顯上升;
——正是此等形勢的消長變化,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20國集團(G20)峰會誕生,並實質上取代了七大工業國(G7);而在G20中,一個更核心的中美G2格局也隱然浮現。
十年之間,國際形勢與格局出現了如此巨大的結構性變化,對從來自視為天下至尊、不容許挑戰的美國而言,是很難接受的。於是奧巴馬決心要“改變”它。奧巴馬上台後,美國全球戰略進行了全麵的調整:一、自伊拉克及阿富汗撤軍;二、盡可能修好與一些存在矛盾或有疏離傾向的國家的關係,例如日、韓、菲、越、緬;三、高調宣稱“重返亞洲”,劍指中國;四、2011年5月,美國擊斃本·拉登,在很大意義上結束了十年反恐之役,美國全力對付中國大陸,已無後顧之憂。
所以,無論是全球形勢或中美關係,十年前胡錦濤以副主席身分訪美與現在習近平同樣以副主席身分訪美,情況有極大的不同:十年前,是美國力邀中國合作共同反恐;十年後的今天,則是反恐大業已告一段落,反而是中國的壯大,隱隱然已有挑戰美國的潛力,從而是美國要整合所有力量加以遏製的對象了。習近平此番訪美,必須放在這樣的時空形勢下觀察。
無論對中國大陸或對習近平而言,這樣的形勢無疑是高難度與高挑戰性,大陸將如何麵對,不僅攸關中美關係,也關乎亞太局勢,以及對台灣可能的影響。
二千多年前,有戰略家蘇秦與張儀,均師承鬼穀子,卻在同樣的戰國七雄戰略大格局中,各自發展出了一套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戰略思維。蘇秦身佩六國相印,遊走於秦以外的六國,成功說服了韓、趙、魏、齊、楚、燕,聯合一致,共同對付強秦,是謂“合縱”;師弟張儀卻另出奇招,說服秦王,以離間齊與其它五國的聯盟關係來破“合縱”之局,秦與齊連手,謂之“連橫”。
觀今之世局,美國“重返亞洲”,聯合中國大陸以外的相關國家,部署第一島鏈,強化第二島鏈,劍指中國,此一戰略,形似“合縱”。大陸如何麵對?理論上,隻有“連橫”的選擇。新世紀的“後反恐時代”,中美兩強的戰略博弈,或可從曆史智慧中找到一些線索。
奧巴馬與習近平的博弈,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棋路呢,這次習近平的訪美,下的是第一顆子,是個開端,值得各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