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0)(1 / 1)

我們正在走的路是彎的

曾經聽到許多中國朋友這樣的言論:

“創新風險極大,是國家推動的事情,企業搞研發需要太大的決心和勇氣,幾乎是在賭博找死。”

“我們在中國建設了4個實驗室,招收了500個研發人員進行研發工作。”

“我們企業的目標本身就是研發高新科技,解決世界難題。”

“我們企業投資的方向,都是跟我們企業的戰略方向相關的,眼前賺不賺錢,並不重要。”

“創業基金是推動科技進步的主要力量。”

“風險投資,投的就是風險。沒有風險不投資,越有風險越投資。”

“天使投資的來源是3F:Foolish(傻瓜)、Family(家庭)、Friend(朋友)。”

“山寨機是中國的恥辱,要堅決取締。”

……

這些言論是不是你也經常聽到?

是不是聽起來都很有道理?

真遺憾,朋友們,我在美國從事30年創投的經驗告訴我,這些言論都是有問題的。

創新的確是需要政府推動的,但政府的第一任務是製定政策,創造環境,推動的是在基礎研究、軍事領域的核心環節上的進步;而將它們轉化成市場需要,創造出經濟價值,就是企業要做的事情了。正如美國軍方20世紀60年代就研究出了互聯網,而企業到20世紀90年代才把它們推向了市場。在美國,軍事研發和民用研發之間緊密得令人難以置信,波音、通用等公司,隨時可以改為生產戰鬥機和坦克的公司。

我們所謂的“風險投資”,其實應該是創業投資的意思,它的目的是降低風險,而不是去挑戰風險。

而天使投資,最好不要從3F找,因為創業者最需要的不是資金,而是職業天使投資人的經驗和社會資源。這樣才能讓企業盡可能的長壽。

創業基金的周期是8~12年,那時候投資人就要看回報率。因此他不可能放任企業搞純粹的新科技研究,而是要把已經成熟的科技推向市場,轉化成經濟價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