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龐大的就業壓力如何消化?(1)(1 / 1)

人口:龐大的就業壓力如何消化?

在經濟上升期,人口紅利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同時,它也是一把雙刃劍,讓一切壓力來得更加猛烈、更加沉重。

2008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當前和今後十幾年,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萬~1000萬的速度增長。按照目前總和生育率1.8預測,2010年和2020年,中國人口總量將分別達到13.7億和14.6億;人口總量高峰將出現在2033年前後,達15億左右。

雖然我們有著96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但我們大部分人的生存空間,其實卻隻是東南麵300多萬平方公裏,和印度的國土麵積差不多。與中國相比,整個歐洲的麵積雖略大,但是它們的人口總數卻隻有中國的一半。

西方工業化進程,從來沒有一個如此大的農業人口國家轉型的先例。英國工業革命初期,人口隻有區區1000萬,還不到全球的2%;1935年羅斯福新政後的美國,人口也不過才1億,隻占全球的5%;而新中國開始工業化轉型的時候,身上背負的人口是5億,到現在已經有13億了。

雖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後,中國已經進入了低生育率國家行列,但由於人口增長的慣性作用,當前和今後十幾年,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萬~1000萬的速度增長。

很多人都知道“人口紅利”這個詞。不錯,充裕的人力,是我們過去幾十年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粗放式增長之後,我們的人口紅利還能成為引擎嗎?

我們那麼多的人口留在農村,會造成勞動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而轉化成工業用勞動資源,在高度自動化的今天,又顯得很沒必要—即使隻轉化一小部分,製造出的商品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壟斷”,還要怎麼消化農村勞動力?

“人口”和“人才”這兩個詞的差別是巨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