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就定位於世界名牌製造中心的廣東格蘭仕,這些年來人的問題一直是它的切膚之痛。格蘭仕缺的不僅是高素質的技工,還有高素質的工程師。格蘭仕一度以為,隻要從國外引進一流的技術和生產線,就能生產出國際一流的產品,但事實卻令他們失望。同樣的流水線,同樣的材料和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依然在工藝上存在差距。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中國要想創造出美國這樣的GDP總量,中國不需要13億人就應該能創造出來,因為美國隻靠3億人就創造出來了。
先是2006年的民工荒,再有2008年的大學生就業荒。
這說明,現有的經濟模式,不能夠完全消化我們的高端人才和低端人才。人才不能充分就業,不僅是巨大的浪費,更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要想解決勞動力問題,就必須要創新。
未必是高科技領域的創新,更要鼓勵門檻低的服務業、小型企業的創新。有統計表明,一個創業公司,通過雇用員工,能解決6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鼓勵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將成為我們解決就業壓力、穩定社會、促進經濟的重頭戲。
另一個緊箍咒是人口老齡化。當我們的人口紅利變成老齡化的包袱時,經濟騰飛的翅膀將不再。
當老齡化來臨的時候,企業不得不用更高的工資來吸引越來越少的合格人才;城市的房屋將沒有足夠多的人來購買,帶來房地產市場的低迷;股票市場也會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從中提取養老生活費而一蹶不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