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不舒服的訓練
當你在前進的過程中感到不舒服,保持下去,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表示你正在進步。
我前天晚上看一位作家的書,我思忖著:這真是一個糟糕的作者,很難懂啊!但我為了看下去,不得不學習一種新概念,陷入一種掙紮。當我最終明白他所談的事時,我感到非常的震驚和愉快。我這才了解,當初我認為他寫的東西毫無意義,是因為他的思維超過了我當時的理解力。
我傾注全力理解了他的意思,也使自己的思維到達一個嶄新的層次。
想聽聽一個好建議嗎?
要確定你和你的大腦一直在成長,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讓自己麵臨比自己更好的對手的挑戰。
你一定會納悶這是什麼意思。
這就像在打網球時,找一個球技比自己強一點的人對打,這樣一來你的球技便會突飛猛進。
又比方說閱讀一本書,一開始閱讀時好像有點不知所雲,但堅持下去就會逐漸理解這種新的思維方式,於是你又擴展了你的心智。
好的網球對手和有挑戰性的書能夠加速你的成長,讓你超越現有的水準。
你可以試試看:
試試這麼做:
1、隨時留意調整步調的機會——一切有助於你的行為、能力、理解和思維發展至新層次的人或經驗。
2、當你在前進的過程中感到不舒服,保持下去,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表示你正在進步。
3、和各式各樣能激勵你的人發展活躍的人際關係,包括許多與你背景不同、興趣不同、思維不同的人。如何發現這種人際關係呢?當你外出從事有趣的活動時,保持敞開的心胸和好奇心,主動學習成長,他們自然會找上你。
4、在你選擇去改善和成長的領域中,推動自己達到卓越的境界——這是令人振奮的,而且很有效。真正的傾聽包含徹底的注意力、耐心,以及真正想了解別人所說的話。
沒有什麼可以與一個善於傾聽者的魅力相比。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因為她具有一種珍貴的才能:她和人們在一起時,總是給予對方完全專注的注意力,她讓每個與她交談的人都感到自己很有價值、很重要。在公司,她的升職也是最快的,因為人人都喜歡她。
有很多人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其實不是。如果你有機會錄下自己與朋友的電話錄音,就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你會十分吃驚地聽到自己不停地打斷別人,雖然每一次打斷都是對她的想法做一些熱切的評論,然後你會發現你的評論打斷了她的思路。
你需要十分留心,在別人說話時,不要去打斷,可以用極簡單的一兩個字來表達你正在聽對方說話,如“嗯”、“是的”。
有一次,在一個晚宴上,我聽見一位男士評論一個坐在鄰桌的女性。他說:“她真迷人,那麼專注地聽朋友說話,睛眼看著他,身體微微向前,做出言語上的回饋——不會因此打斷他,同時又讓他知道她是聚精會神地在傾聽。”
我看見男士口中的那個女人就這樣一直持續到談話結束。我很疑惑——是否因為善於傾聽的人太少了,以至於有這麼一個就那麼突出。
你真的在聽嗎?
在聽別人講話時,你從不打斷他們嗎?
你說的比聽的多嗎?
當你說話的時候,對方是否坐立不安?
當你說話的時候,他們的眼睛變得遊移或呆滯了嗎?
當別人說話時,你是否不耐煩地想著你接下來要說的話?
你可以試試看:
試試下麵這些試驗。
1、下周,每當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或同事交談時,全神貫注地聽他們說話,不要分散任何注意力。
2、試著進入他們的觀點,而不僅僅是從你的角度聆聽。
3、不要想著你接下來要說什麼,而減弱了你的注意力。
4、讓他們說完他們想說的,然後你再說話。
5、簡單而深思熟慮地回應他們的話,並清楚表達出來。不妨說出你對他們所說的話的了解——就你所聽見的和理解的。
6、實踐一周的認真傾聽之後,注意一下你的人際關係是否有所變化。
被傾聽、全神貫注的感覺很好,這會培育出良好的人際關係。
同理心
同理心意味著,不但用你的心,同時也用你的腦去傾聽。
人們非常容易混淆同理和同情。
同情意味著你為別人感到遺憾,而同理則意味著你與別人產生一種共鳴。
如果你說“你好可憐啊”或“我真是為你感到難過”,這是反映了同情。
如果你說“聽起來你真的很受傷”或“我感覺你很沮喪”則反映了同理。
同理心是你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上、精神上和感情上都分享了這個經曆。
以下與你分享如何更有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