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反過來看,這也是齊桓公對自己實力還不夠自信的表現。
不管怎樣,齊桓公畢竟還是邁出了萬裏長征的第一步,這才是最重要的。北杏之盟,雖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各諸侯都是憚於齊國兵威,並非出自誠心。要真正實現夢想,齊桓公還任重道遠。
齊桓公當然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還會繼續努力的。
第十六章“扶危濟困”
本章講述的是齊國在稱霸過程中扶助幾個弱小國家的故事。這本是一種值得稱道的行為,之所以要在“扶危濟困”上加上引號,是因為我覺得,如果做好事動機不純,抱著別有用心的目的,這算不得是雷鋒行為,而且越熱心,越說明有問題。更何況在這當中,齊國還有些很不地道的小動作。
齊宋剛和好,齊桓公就接到了燕國的求救信,原來燕國正被一個叫山戎的少數民族國家蹂躪。此時,齊桓公正處於起始的營銷階段,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就親自率軍抗戎援燕。(這就是管仲製定的“尊王攘夷”政策中的“攘夷”。)
齊軍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小小山戎自然不是對手,這就沒有多少可講性,一筆帶過即可,下麵這些才是我們要重點講的。
故事一、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這是一個成語,比喻不除掉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國家就不得安寧。慶父是何許人也?為何一個被稱為罪魁禍首的人,卻能名傳千古,被後人張口閉口所提及,有時甚至還會令許多中小學生抓耳撓腮呢?
慶父是魯國大夫,魯桓公的長子,魯莊公的哥哥。由於他的母親隻是魯桓公眾多小老婆的一個,所以他雖然長於魯莊公,卻沒有做國君的資格,而隻有當大夫的命。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另外,魯莊公還有兩個弟弟,分別是叔牙和季友。叔牙和慶父是一母所生,而季友和魯莊公都是文薑所生,所以,這四兄弟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
傳說季友生下來的時候,手掌中就有一個“友”字,因此就以“友”命名,並且他也沒有辜負這個名字,人非常的友善、賢德。再加上和魯莊公為一母所生,所以魯莊公和他關係最好,最倚重他。這樣一來,四兄弟就無形中劃為了兩個陣營,為魯國後來政局的變故埋下了伏筆(之一)。
另外一筆,就落在了魯莊公的老婆們和兒子們的身上。
魯莊公有一次外出遊玩,看中了一個叫黨孟任的美女,就派人把她叫來,提出要泡她。哪知孟任是個烈女,麵對一國之君,也生死不從。
魯莊公自出道以來,還從沒碰到過一個這麼不講理的!
精蟲上腦的魯莊公無奈之下,隻得向她許諾,說隻要你從了我,我就立你為夫人。
孟任說,我不信,你們男人都是這樣,係上褲帶就不認帳。
一付見多識廣閱男無數的樣子,一句話就將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槍斃了。
不過,反過來看,這也是齊桓公對自己實力還不夠自信的表現。
不管怎樣,齊桓公畢竟還是邁出了萬裏長征的第一步,這才是最重要的。北杏之盟,雖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各諸侯都是憚於齊國兵威,並非出自誠心。要真正實現夢想,齊桓公還任重道遠。
齊桓公當然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還會繼續努力的。
第十六章“扶危濟困”
本章講述的是齊國在稱霸過程中扶助幾個弱小國家的故事。這本是一種值得稱道的行為,之所以要在“扶危濟困”上加上引號,是因為我覺得,如果做好事動機不純,抱著別有用心的目的,這算不得是雷鋒行為,而且越熱心,越說明有問題。更何況在這當中,齊國還有些很不地道的小動作。
齊宋剛和好,齊桓公就接到了燕國的求救信,原來燕國正被一個叫山戎的少數民族國家蹂躪。此時,齊桓公正處於起始的營銷階段,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就親自率軍抗戎援燕。(這就是管仲製定的“尊王攘夷”政策中的“攘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