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畢,八國各派使節晉京,去為太子搖旗呐喊擂鼓助威。

八國使者來至洛邑,太子鄭這才為周惠王發喪。喪事完了,八國使者又聯名上書,要求由太子接任王位。這樣,太子鄭才順利即位(是為周襄王)。直到這時,陳媯子帶母子才知道周惠王死了,不過為時已晚,他們已經沒有機會了。

從周惠王咽氣到周襄王即位,中間不知過了幾個月,真是歎服周襄王他們的保密工作做到家了。另外,也不知周惠王的屍體保護得怎麼樣,是餿了,臭了,還是白骨了?

周襄王順利即位,他不應該感謝所有TV,他最應該感謝的隻有一人,就是齊桓公。

難得周襄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所以他上台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報答齊桓公。

周襄王元年(前651年),春祭完畢,周襄王便派周公孔賜胙於齊,以嘉其擁戴之功。

“胙”就是肉,所謂“賜胙”,簡單地說就是獎賞一塊肉。

齊桓公忙前忙後操心費力最後的報酬難道竟然隻是區區一塊肉?周襄王也未免太小氣了吧!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這裏麵大有名堂。

首先,這不是一塊普通的肉,這塊肉是祭祀的供品。也就是說,這塊肉曾經是擺在太廟裏,給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品嚐過的。蒙上了這樣一層光環,試問天下有幾人有資格吃得上它呢?試問天下又有幾人不會以吃上它而引以為無比的榮耀呢?要知道,這不是張三家的供品,而是王室的啊。

假如僅此而已,我估計周襄王是不好意思拿出手的,齊桓公也肯定不會滿意的。因為大家都不是三歲小孩子了,早過了玩精神獎勵把戲的年齡。何況,從洛邑到臨淄山水迢迢,等把肉送到,估計早就被蛆蛆們啃光了。所以,下麵的“其次’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賜胙”更是周王室對諸侯的一種授權。在這當中,這塊肉已經成了一種象征,就像彤弓弧矢、尚方寶劍一樣。天子賜胙給誰,就代表官方認可了他天下方伯地位,同時也授予了他代替天子行使征伐殺戮的大權。這才是最實惠,最重要的。不過,隨著周王室的衰落,這種“賜胙”形式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它變成了天子對強力諸侯的一種奉承,一種討好,和隱約的希望得到保護的期待。

如今的齊國實力和影響力足夠強大,齊桓公南征北戰四處插足,儼然以武林盟主自居。但在別人看來,畢竟還是自吹自擂的成份多了點,自賣自誇的嫌疑大了點。現在周襄王把這塊肉給了他,就無異於替他向全天下人作了一個響亮的回答——我,薑小白,才是天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真正霸主!

明白了這塊肉的真正意義,你就會發現周襄王對於齊桓公的報答不可謂不隆,因為這幾乎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體麵東西了。

為了這塊肉的到來,齊桓公決定搞個盛典慶祝一下,同時也好在天下人麵前顯擺顯擺。

會畢,八國各派使節晉京,去為太子搖旗呐喊擂鼓助威。

八國使者來至洛邑,太子鄭這才為周惠王發喪。喪事完了,八國使者又聯名上書,要求由太子接任王位。這樣,太子鄭才順利即位(是為周襄王)。直到這時,陳媯子帶母子才知道周惠王死了,不過為時已晚,他們已經沒有機會了。

從周惠王咽氣到周襄王即位,中間不知過了幾個月,真是歎服周襄王他們的保密工作做到家了。另外,也不知周惠王的屍體保護得怎麼樣,是餿了,臭了,還是白骨了?

周襄王順利即位,他不應該感謝所有TV,他最應該感謝的隻有一人,就是齊桓公。

難得周襄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所以他上台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報答齊桓公。

周襄王元年(前651年),春祭完畢,周襄王便派周公孔賜胙於齊,以嘉其擁戴之功。

“胙”就是肉,所謂“賜胙”,簡單地說就是獎賞一塊肉。

齊桓公忙前忙後操心費力最後的報酬難道竟然隻是區區一塊肉?周襄王也未免太小氣了吧!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這裏麵大有名堂。

首先,這不是一塊普通的肉,這塊肉是祭祀的供品。也就是說,這塊肉曾經是擺在太廟裏,給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品嚐過的。蒙上了這樣一層光環,試問天下有幾人有資格吃得上它呢?試問天下又有幾人不會以吃上它而引以為無比的榮耀呢?要知道,這不是張三家的供品,而是王室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