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是很難堅持的,每天省下那幾十塊錢也覺得數額太小沒有動力。這個省錢App讓你首先設置每天省錢的額度,假設設置成六十塊錢,然後係統就會告訴你,每天省下六十塊錢,在第多少天以後,你就可以買到想要的LV包包。
如果當天你省下了一百二十塊,買下LV包包的日子就會往前移一天。
在這樣清晰的數據統計下,你說堅持起來會不會更容易?順著這個方法,我們說到下一個堅持的黃金法則。
第四個,設計反饋係統。
我特別喜歡《騰訊麻將》這款遊戲,這是我唯一會玩和喜歡玩的一款遊戲。
這個遊戲能代表大多數遊戲的風格,你能在玩的過程中快速地看到反饋,這也是遊戲讓人上癮的關鍵所在,贏了還是輸了,輸了多少分,贏了多少錢,都能讓你馬上看見。
這一局輸了,沒關係,你知道自己輸在哪裏了,能夠迅速找到調整的方法。打這一局的時候,因為等待自摸反而輸個徹底,下一局我要注意這個問題。
因為能夠看到失敗的原因,也知道以後怎麼避免,所以你會特別期待下一局,去試試調整之後的效果。
有及時的反饋和能夠快速找到調整的方法,這兩個要素能讓你一直堅持下去,甚至上癮。調整之後再行動,行動之後又反饋,反饋之後再調整、再行動,循環往複。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生活雖然不是遊戲,但是我們可以主動設置這兩個環節,讓堅持的事情能夠有及時的,或者退一步講,能有階段性的反饋,然後有意識地去找到調整的方法。
在複習的過程當中,可以設置一些階段性的測試,可以跟別人一起複習,大家彼此提問,這些都是能夠讓你得到及時反饋的。今天表現不好,總結下原因,調整下策略,這樣明天就可以滿懷期待地實驗一下效果是不是更好。
第五個,周期性堅持。
周期性堅持,是不假設自己永遠努力。不要要求自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堅持,隻要求自己在一定的周期內堅持。
考研期間,我不會假設自己從第一天到上考場的那一天,全部都是努力的。把堅持分為幾個周期,每個周期七天,在一周內堅持住不放棄,就算贏了。七天以後,就進入下一個周期,以後的事情我先不想,隻專注堅持這七天。
我也試過二十一天習慣形成法,最後我發現最容易堅持的時間長度就是七天。
以七天為一個周期去堅持,有什麼好處?
第一,因為你看到了盡頭,特別容易堅持。永遠過於遙遠,一年時間也太長,如果隻堅持七天的話,看得到成功的盡頭,放棄的概率就很低。
第二,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真的失控了,比如在周四突然犯懶,這不會毀掉你的整個計劃,你完全可以在下一個周期裏擁有一個完美的開始,所以它會限製不自製的影響。
很多人之所以放棄,就是因為放棄了一次以後就破罐破摔。
除了自己的失控會毀掉計劃之外,還有一些意外和自己沒有辦法控製的因素會讓我們中途放棄,而周期性堅持就可以避免意外毀掉你的成就感。
第三,可以讓你更有動力拒絕意外。
比如我本來堅持七天內學英語的,可是我在第四天的時候,需要外出辦理其他事情。
這時候就可以告訴自己,不要著急去處理這個事情,再等兩三天,我的周期就堅持完了,我可以在周期跟周期之間去做意外的事情,周期之間的間隙就可以用來批量處理不緊急的其他事情。
周期性堅持這個方法很好用,可以降低堅持的難度,提高獲得成就感的可能性。
第六個,隻給自己一次機會。
高考之前,不要先假設複讀。如果你知道還有一次機會,那麼這次你一定會放棄的。
研究人員讓減肥的學生去選擇食物,喝酸奶,或者吃垃圾食品。
知道自己還有一次選擇機會的學生,會在這次選擇吃垃圾食品,因為他有自信,覺得自己在第二次選擇中一定會選酸奶。知道隻有一次機會的學生,選擇喝酸奶的概率更大。
背水一戰,能激發無窮毅力,因為沒有退路,所以才能堅持。不要給自己太多次機會,不然次次都抓不住。
周期性堅持也有這個問題,如果你知道還有許多周期,那麼在這個周期裏很有可能就放棄了。這之後可以結合使用一個填格子的方法。
你可以把所有周期都放到格子裏麵,每堅持完一個,可以在上麵畫一個叉,或把格子塗黑。
對很多人來說,強迫症比拖延症要嚴重得多,他不能容忍自己留下空白格,會要求自己努力去做,然後把每個周期的格子都塗黑。
第七個,找人一起堅持。
這個方法有沒有用,取決於你的性格。
像我,就是個掐尖要強力爭第一的人,如果和人一起堅持,就容易堅持到底,我絕不允許自己成為群體裏差的那個。
可是有些人的性格是喜歡跟差的比,如果他發現群體裏有人放棄了,反而會覺得放棄的壓力變小了,這樣的人不適合和人一起堅持。
第八個,自誇和展示。
當你做到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誇自己,自己給自己的反饋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