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胎 冷宮(3 / 3)

整個東宮上下都知道,太子妃雖溫柔好性,寬和大度,卻也有一處誰也碰不得的逆鱗,那便是皇太孫,皆因皇太孫來得艱難,且極有可能是太子妃這輩子唯一的孩子,容淺菡卻紅口白牙的咒他‘不是長壽之相’,太子妃若是不大發雷霆,才是奇了怪了!

唯一不幸中的萬幸就是,那兩個找容淺菡茬兒的妃嬪也沒能討了好去,一樣被太子妃下令罰俸禁足,各自貼身的宮女還被打了二十板子,算是麵子裏子都丟盡了,算是小小的為容淺菡出了一口氣,隻是再一對比眼下自己的處境,這口氣出不出也沒多大關係了。

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太夫人也不敢咒罵太子妃了,轉而怨恨起容淺菡來,你說你有好日子不過,為何偏要去逛園子?見了比自己位份高的嬪妃,為何又偏要恃寵而驕不給人家行全禮?不行全禮也就罷了,就為何要跟人家吵起來?吵起來也就罷了,為何偏要將自己的心裏話嚷嚷出來,你把那話埋在心裏能死嗎?就算實在埋不住,跟自己貼身的宮女說也行啊,幹嘛非要大庭廣眾之下嚷嚷出來,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是不是?真是氣死她了!

接下來的日子,太夫人一改之前的高調,幾乎足不出戶起來,寧平侯府也不若先時那般門庭若市了,京城的人眼尖心亮著呢,之前是想著太子爺至今隻得一個嫡子,偏那嫡子還自小體弱多病,若容才人生了兒子,將來最次最次一個王爺也是跑不了的,趁早與寧平侯府聯絡感情隻有好處沒有壞處;但現在不一樣了,容才人衝撞了太子妃,被下令禁了足,算是失了勢,她腹中的孩子還能不能生下來,可就隻有天知道了,他們還是收著點的好,不然未來皇子的外家還來不及討好,倒要先得罪皇太孫的外家了,那可就真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了!

不過太夫人低調歸低調,心裏卻是憋了一口氣的,她家才人主子是被禁了足,可隻要她平平安安的生下小皇孫,就還有翻身之日,到時候她倒要看看,那些牆頭草還有何麵目登她家的門!

同樣憋了一口氣的,還有容潛,本來這些日子他的那些同窗們都捧著他,連座師前陣子都特意召見了他,鼓勵他今科好好的考,隻要努力,就勢必跑不了一個好前程,他甚至都設想過自己高中後的風光景象了。

誰知道在這個當口,偏出了這一檔子事,他那些同窗都開始遠著他起來,座師見了他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和顏悅色,前恭後倨的嘴臉實在讓他見了就惡心,卻別無他法,隻能在心裏暗暗發狠,等他妹妹生下皇孫複寵以後,看那些人又會是怎樣一副嘴臉!

祖孫二人都還在寄希望於容淺菡能憑借腹中的孩子,漂漂亮亮的打一個翻身仗,再度複寵。

隻可惜事與願違,容淺菡不但沒能憑借腹中的孩子複寵,反而在剛進了三月之時,流下了一個已經成形的男胎,不但後半輩子再沒了倚仗,自己還被打入了冷宮,眼見這輩子是再無翻身之日了。

事情的起因還是與太子妃和皇太孫有關,自進入二月下旬以來,皇太孫便病了,太醫院的太醫都看遍了,卻沒一個人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的,眼見皇太孫越來越虛弱,不但太子,連皇上都慌了神,正要下旨舉國遍尋名醫之時,東宮一個上了年紀的嬤嬤忽然說瞧著皇太孫的樣子像是中了邪,或許可以請得道的法師進宮來做法驅邪試試?

皇上與太子聞言後,都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皇後與太子妃卻哭哭啼啼的說,都這個時候了,決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便是試試又何妨,若是能治好皇太孫就最好了,若是不能,也沒有什麼損失不是?還說若皇太孫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她們婆媳也不活了,一度還驚動了太後,若不是皇上幾位高位份的妃嬪苦勸,就要親自過來東宮了,最後到底還是使了自己貼身的嬤嬤過來傳自己的口諭,讓即刻傳法師進宮做法驅邪。

連太後都發了話,皇上與太子不好再多說,隻得令人去傳了法師進宮來做法,然後便查出異象正是出在容淺菡的寢殿,太子妃大怒,即刻領了人親自去容淺菡的寢殿搜查,最後終於在其寢殿外麵一顆老槐樹下,發現了一個渾身紮滿針的小木偶,看生辰八字,正是皇太孫的。

太子妃為母則強,當下也顧不得什麼寬容大度,儀態端方了,哭嚎著便要撲上去要容淺菡的命,還是皇後與太子及時趕到,說容淺菡腹中到底還懷有太子的骨肉,就算要她的命,好歹也等到她生下孩子後再要不遲,軟硬兼施的,到底逼得太子妃讓了步,答應暫且留容淺菡一條賤命,等她一生下孩子,便即刻處死。

不想容淺菡雖僥幸暫時保住了一條命,卻因又慌又怕又後悔,竟於當天夜裏見了紅,然後痛了一宿,至天明時分,流下了一個已經成形的男胎。

太子聽說後,雖心疼自己的兒子,但孩子既然沒保住,容淺菡這個母親也沒有再留下的必要,便命人送了一杯鴆酒和三尺白綾去容淺菡的寢殿讓她自己選一樣。

容淺菡自事發以來,一直都懵懵懂懂的,完全不明白自己怎麼就落到如今這般田地了,連奉太子之命來行刑的宮人將鴆酒都送到她嘴邊了,她依然渾渾噩噩的不知道反抗,也不知道求饒。

關鍵時刻,還是她的宮女綠玉站了出來,說自家主子昨晚上明明就好好兒的,就算白日裏發生了那樣的事,她如今胎像已穩,怎麼會忽然就落了胎?說她們主仆死不足惜,枉死的小皇孫卻是太子爺的親生骨肉,求太子爺還小皇孫一個公道,那樣她們主仆便是即刻死了,也能瞑目了!

宮人將這話傳到太子耳朵裏,太子本不想理會的,還是太子妃說既然這是容才人臨死前最後一個心願,能滿足了她便盡量滿足罷,也免得她死都不能安心雲雲。

太子這才下旨讓人徹查,誰知道這一查,便真查到容淺菡昨兒個夜裏喝的湯裏有紅花,再一查,薛良娣的宮女曾去過一趟東宮妃嬪們的小廚房,在薛良娣寢殿裏還發現了沒來得及處理的紅花,凶手顯然正是薛良娣無疑了。

這個結果讓太子氣得不輕,當即就要處死薛良娣,又是太子妃站了出來為其求情,說她也許隻是一時糊塗,求太子看在她的份兒上,看在薛良娣服侍了他十幾年的份兒上,就饒她一條命,隻將她打入冷宮便是;還為容淺菡求情,說她雖謀害皇太孫罪不可赦,到底才失了孩子,也是一個可憐人,請太子爺就不要與她一般計較了,好歹留她一條命,也隻將她打入冷宮便是,說留得二人的命,就當是為皇太孫積福了。

皇太孫才差點兒丟了性命,太子對他又憐又愧,便答應了太子妃的要求,既沒要薛良娣的命,也沒要容淺菡的命,隻將二人一道打入了冷宮,雖後半輩子再無翻身之事,至少保住了一條性命。

消息傳開,闔宮上下不免都讚起太子妃宅心仁厚後,隻有薛良娣才知道,自己是著了太子妃的道兒,被太子妃當了槍使,不但為太子妃除去了心腹大患,連自己也一並賠了進去。太子妃當真好手段,隻可惜自己在她手下討了十幾年的生活,竟還沒意識到這一點,竟敢拿她當起槍使來,如今被人當做一石二鳥中的一隻鳥打下來,也就怨不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