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你挖苦我!你跟我玩了三年的貓捉老鼠的遊戲,我還沒找你算賬呢!”
“怎麼講?”他伸著脖子踮起腳,公雞打架似的把嘴貼到我的臉上。
“當時,你聽我說昌黎一中在你們學校招200名公助生,你就以這200名為己任,成績排在200名左右。後來我聽說隻招100名公助生,你就在100名左右徘徊。”聽到這,他插嘴:“再後來,你騙我說隻招50名。”他跳了起來嗔怪著,嘴裏嘟囔著:“臭爸爸!”
我感覺到了這氣氛,抓住機會,又詼諧地說:“不管如何這個‘騙’好生了得,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因為你是那隻小學課本中三心二意釣魚的小懶貓,到了中考才想起臨陣磨爪,你那磨得並不太鋒利而且鮮血淋漓的爪子險些讓老鼠跑掉。你弄得我膽戰心驚,身心受到了巨大傷害,險些讓我為你付5000元借讀費。”
他剛才還笑眯眯地聽著我對他充滿愛意的數落,聽到這兒,臉上故作不高興的樣子,低著頭:“那你就當我沒考上一中,給我5000塊錢。”話音沒落,手一下伸進我的衣兜:“搶劫了!”我喊起來。
在父親的詞典裏,臭小子,臭無賴,大頭兒子等外號代表著玩笑和憐愛,是愛的釋放。
每當出現了這些字眼,孩子們就知道後邊是“愚人節”,也知道在父母的擁抱微笑和誇獎中改正自己的錯誤。
在很多情況下,父母為糾正孩子的錯誤都會采取斥責的方法。但很多父母不知道,適當的斥責和激烈的長篇教訓之間的差別。激烈的長篇教訓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不一定聽進去。
還在兒子小時候,我就對他們的小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對孩子的優點大力表揚和鼓勵。這是很有效的策略,孩子感覺到了這種親情,情願做你的“尾巴”和“影子”。他們希望跟你在一起,願意與你交談,你會很容易地從他們身上看出問題。
他們很高興時不時地過這西方人津津樂道的節日,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各種方式傾倒出來,送給父母品嚐。節日裏的父母咀嚼著、收獲著,並化作諄諄的教誨,也傾注在孩子的玩笑中,刻在他們的腦子裏,作為“愚人節”的禮物。
“媽媽。”屋子裏多了落湯雞似的王京。
“下這麼大的雨,這麼遠的路,為什麼不坐汽車回家?”妻子手忙腳亂邊找衣服邊責怪著我:“給兒子淋出病來,我可不讓你。”
“是他要感受雨中的滋味。”我搶白著:“本來是頂著雨出的校門,避會兒雨再走也不遲呀!非要往雨裏鑽,”說完了看一下兒子,又添一個:“臭小子”。
他知道自己理虧,裝作沒事人一樣。
“媽媽,我已經會自己洗衣服了。而且今天的飯我來做。”換完衣服的王京躍躍欲試。
“媽媽,我要吃雞肉。”小兒王凡眨著兩隻大眼睛,臉上現出調皮的模樣。
“臭小子,你挖苦我!你跟我玩了三年的貓捉老鼠的遊戲,我還沒找你算賬呢!”
“怎麼講?”他伸著脖子踮起腳,公雞打架似的把嘴貼到我的臉上。
“當時,你聽我說昌黎一中在你們學校招200名公助生,你就以這200名為己任,成績排在200名左右。後來我聽說隻招100名公助生,你就在100名左右徘徊。”聽到這,他插嘴:“再後來,你騙我說隻招50名。”他跳了起來嗔怪著,嘴裏嘟囔著:“臭爸爸!”
我感覺到了這氣氛,抓住機會,又詼諧地說:“不管如何這個‘騙’好生了得,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因為你是那隻小學課本中三心二意釣魚的小懶貓,到了中考才想起臨陣磨爪,你那磨得並不太鋒利而且鮮血淋漓的爪子險些讓老鼠跑掉。你弄得我膽戰心驚,身心受到了巨大傷害,險些讓我為你付5000元借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