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務口才(2 / 3)

我們拜訪客戶時,常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對方不耐煩、不熱情地對我們說:“我現在沒空,我正忙著呢!你下次再來吧。”對方說這些話時,一般有幾種情形:一是他確實正在忙其他工作或接待其他顧客,他們談判的內容、返利的點數、出售的價格可能不便於讓你知曉;二是他正在與其他的同事或客戶開展娛樂活動,如打撲克、玩麻將、看足球或是聊某一熱門話題;三是他當時什麼事也沒有,隻是因為某種原因心情不好而已。

當然,第一種情形之下,我們必須耐心等待,主動避開,或找準時機幫對方做點什麼,比如,如果我們的拜訪對象是一位終端賣場的營業員,當某一個消費者為是否購買某產品而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時,我們可以在一旁幫助營業員推介,義務地充當一回對方的銷售“幫手”以堅定顧客購買的決心;在第二種情形下,我們可以加入他們的談話行列,以獨到的見解引發對方討論以免遭受冷遇;或者是將隨身攜帶的小禮品(如撲克牌)送給他們,作為娛樂的工具。這時,我們要有能與之融為一體、打成一片姿態;要有無所不知、知無不盡的見識。在第三種情況下,我們最好是改日再去拜訪了,不要自找沒趣。

(4)明辨身份,找準對象

如果我們多次拜訪了同一家客戶,卻收效甚微:價格敲不定、協議談不妥、促銷不到位、銷量不增長,等等。這時,我們就要反思:是否找對人了,即是否找到了對我們拜訪目的實現有幫助的關鍵人物。

這就要求我們在拜訪時必須處理好“握手”與“擁抱”的關係:與一般人員“握握手”不讓對方感覺對他視而不見就行了;與關鍵、核心人物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建立起親密關係。所以,對方的真實“身份”我們一定要搞清,他(她)到底是采購經理、銷售經理、賣場經理、財務主管、還是一般的采購員、銷售員、營業員、促銷員。在不同的拜訪目的的情況下對號入座去拜訪不同職位(職務)的人。比如,要客戶購進新品種,必須拜訪采購人員;要客戶支付貨款,必須采購和財務人員一起找;而要加大產品的推介力度,最好是找一線的銷售和營業人員。

(5)宣傳優勢,誘之以利

商人重利。這個“利”字,包括兩個層麵的含義:“公益”和“私利”;我們也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好處”,隻要能給客戶帶來某一種好處,我們一定能為客戶所接受。

首先,明確“公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較強的介紹技巧,能將公司晶種齊全、價格適中、服務周到、質量可靠、經營規範等能給客戶帶來暫時或長遠利益的優勢,對客戶如數家珍;讓他及他所在的公司感覺到與我們做生意,既放心又舒心,還有錢賺。這種“公益”我們要盡可能地讓對方更多的人知曉;知曉的人越多,我們日後的拜訪工作就越順利:為因沒有誰願意怠慢給他們公司帶來利潤和商機的人。

其次,暗示“私利”。如今各行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很多廠商針對購進、銷售開票、終端促銷等關鍵環節都配有形式多樣的獎勵或刺激;各級購、銷人員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哪一家給他的“獎勵”多,他自然就對哪一家前來拜訪的人熱情了。和“公益”相比,“私利”就該暗箱操作了,最好是做到隻有“你知,我知”。

(6)以點帶麵,各個擊破

如果我們想找客戶了解一下同類產品的相關信息,客戶在介紹有關產品價格、銷量、返利政策、促銷力度等情況時往往閃爍其詞甚至是避而不談,以致我們根本無法調查到有關產品的真實信息。這時我們要想擊破這一道“統一戰線”往往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一個重點突破對象。比如,找一個年紀稍長或職位稍高在客戶中較有威信人,根據他的喜好,開展相應的公關活動,與之建立“私交”,讓他把真相“告密”給我們。甚至還可以利用這個人的威信、口碑和推介旁敲側擊,來感染、說服其他的人,以達到進貨、收款、促銷等其他的拜訪目的。

(7)端正心態,永不言敗

客戶的拜訪工作是一場幾率戰,很少能一次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銷售代表們既要發揚“四千精神”:走千山萬水、吃千辛萬苦、說千言萬語、想千方百計為拜訪成功而努力付出;還要培養“都是我的錯”最高心態境界:“客戶拒絕,是我的錯,因為我缺乏推銷技巧;因為我預見性不強;因為我無法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為拜訪失敗而總結教訓。隻要能鍛煉出對客戶的拒絕“不害怕、不回避、不抱怨、不氣餒”的“四不心態”,我們將離客戶拜訪的成功又近了一大步。

獲得顧客的信任

顧客對商品、商店、售貨員的信任感對其購買行為有很大影響,而這種信任感又常常取決於售貨員的語言。售貨員不能老是盯著商品說話,不能老是把自己和顧客限於買賣關係之中,而應著眼於多重的人際關係,以不同的身份說話。

首先,要以服務員的身份說話。

售貨員和顧客不單是買賣關係,更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售貨員不單要向顧客提供商品,更要提供服務,不能讓顧客“花錢買氣受”。當售貨員以服務員的身份說話時,應該注意敬語和委婉語的使用。售貨員的一聲“您好!”“謝謝!”“再見l”常常能獲得顧客的好感,溝通對方的感情,促成買賣。對顧客的生理缺陷和忌諱都應用委婉語,不要直說。如不要說:“您太胖了,不能穿這件衣服。”另一方麵,要善於接納顧客的意見。顧客購物時,總是要追求兩個目的:既要價廉,又求物美,當兩者不能統一時,他就可能提出看法。這時售貨員不要以辯論的口氣去反駁,和顧客形成對立,而應當先接納顧客的意見,然後再舍一端,取另一端,加以說明。

比如,顧客說:“哎呀,怎麼這樣薄,恐怕不結實。”這時不要說:“誰說的?怎麼不結實?您難道連這點眼力都沒有?”而不妨也接納顧客的意見,然後舍去“物美”不談,隻在“價廉”上做文章:“是呀,薄是薄了點,但便宜呀;再說現在穿衣服,隻要穿一兩年,就要換新樣式,用不著太結實。”這樣說,表示尊重顧客的意見,肯定其判斷力,消除顧客的對立心理,進而說明自己的意見,顯得可信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