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寧的死罪(1 / 3)

崇寧的死罪

皇上從夜色之中,走入了雍安殿,他的身邊毫無一人,厚重金色的龍袍,拖過地麵,他眼前的光景,仿佛朦朦朧朧,隔著一層迷離的光耀,始終無法將殿內的光景看清楚。

仿佛厚重的金冠,一日日將他的身子壓得越來越沉重,他像是奄奄一息的病患,鮮少再有多餘的力氣。

層層疊疊的宮殿輪廓,夢影斑駁,異常光亮的一排排燭火,將整個殿堂照的通明,宛若白晝。

他整個人都在搖晃,不知是地麵不平,亦或是他的步伐虛浮,他好不容易走入正殿中央,抬起頭,卻望著那坐在雍安殿最高龍椅之上的黑色身影,猝然麵色大變。

是誰,坐著他的位子?

他眯起渾濁的眼,一步步走向階梯,越來越近,也陡然看清楚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生母。大聖王朝的聖母皇太後。

她一身厚重的金紅色寬大袍子,依靠著龍椅的椅背而坐,花白頭發盤在頭頂,金釵簪子一根不亂,她一如既往的華貴典雅,仁慈溫和。唯獨六旬的年紀,她的麵孔和脖頸,不曾被華麗衣料遮擋住的肌膚上幾乎每一根細紋,都看的一清二楚。她閉著眼眸,蒼白而垮下的唇,久久溢出一道深深的歎息。

“皇帝,皇族犯法,與庶民同罪,你可曾記得祖宗定下的這條王法?”

皇上默然不語,踩踏上階梯的這一步,仿佛連自己的身影都在搖晃,他還不曾開口,隻見皇太後扶著椅子扶手,猝然睜開眼,那滿目通紅的眼,不禁讓皇上連退幾步,一個踉蹌,幾乎要跌倒在正殿之上。

“若是皇親國戚中,有故意殺人者,以何等處罰為準?”皇太後站起身來,怒睜著雙目,以蒼白滿是皺紋的手指著皇上的方向,唯獨眼底沒有對待骨肉親情的平靜。她的嗓音飄在半空之中,卻在無人的殿堂,無人的深夜,揚長回蕩。

皇上的胸口,一陣劇烈疼痛,他被這一句話,擊打的幾乎站不起身來,他捂住幹澀的喉嚨,低呼一聲。“母後。”

“哀家手中握有崇寧殺人的證據,哀家的心願,便是皇帝賜崇寧死罪,以正國法,以明天理,以服百姓。”

站在高高金色階梯上的皇太後,眼神並沒有望向他,仿佛眼底根本沒有黃色。她隻是張開雙臂,仰著脖頸,眼神空洞,但每一個字,都宛若千斤巨石,宛若低鳴鼓聲,在整個殿堂中厚重的無法忽略,更無法遮耳不聽。

“哀家的心願,便是皇帝賜崇寧死罪,以正國法,以明天理,以服百姓!”

她連連高呼一聲,幽然沉下雙目來,深深望向站著的天子,她諄諄教誨,語重心長。

“母後!”皇上蹙著眉頭,再呼一句,隻是眼前頃刻間恢複了白晝一般的光亮,他眯起眼細細觀望,那龍椅之前哪裏還有皇太後的身影?早已再無蹤跡可尋。

“皇帝。”

但皇太後滿是無奈卻又萬分堅決的呼喊,從他的背後襲來,仿佛一刻間,滲入了他的皮肉脊骨之內。

躺在床上的天子,陡然間從噩夢之中醒來,他一臉是汗,身上的白色裏衣也貼著胸膛背脊,全部浮上了濕意。

“皇上睡得並不安穩,是做夢了?”周煌在一邊服侍,取來了清水,將落入清水的白色帕子送到皇上的手邊,低聲詢問。

今日晌午,皇上批閱完了奏章,便在上書房小憩,或許是連日來耗費了太多體力,異常疲憊,很快變入睡。

周煌在一旁繼續輕輕搖動著手中扇子,皇上將帕子擦了一把臉,遞給周煌,他的嗓音低啞,問了句。

“朕睡了多久?”

“看皇上睡得香沉,奴才就沒有打擾皇上,約莫有一個時辰了。”周煌笑著說道,繼續送來陣陣清風,看皇上一身是汗,便搖動地更加費力了。

是啊……如今也六月天了,天氣越來越炎熱,怪不得要出一身汗。隻是,皇上坐在床沿上,由周煌服侍著穿上黑靴,仔細回想著方才做過的夢境,皇太後仙去也快半年時光了,若說是作古之人托夢便有別樣的涵義,隻是這些話,都是皇太後臨死那一夜曾經跟他說過的,隻字不曾改變。

那夜他跟皇太後爭執了一番,到了怒氣無法遏製的時候拂袖而去,隻因當下皇太後已經思緒混沌了許多天,說的話尖銳刻薄,他根本聽不下去,更不想聽。

隻是為何他又無緣無故做這一個夢?

“皇後……皇後娘娘,皇上還在小憩,您還是在外麵等等吧。”

皇上不禁皺眉,望向門外,如何來的這麼大動靜?一聽著這一句話之中的內容,已然明白了個大概,他冷著臉,壓低嗓音,衝著周煌吩咐一句。“你去看看。”

周煌點頭,走向寢宮的外堂,隻是皇後如今已經闖了進來,太監倉促跟隨在她的身後,見周煌瞪了一眼,這才低頭推下。

“你也想攔著本宮?”

皇上冷眸一掃,哪怕如今身子孱弱無力,這幾十年坐鎮後宮的氣勢還在,周煌明白依他的卑賤身份,這後宮有多少主子將太監當人看,更別提皇後了,下人有時候,甚至豬狗不如。

“你又來胡鬧什麼?”

皇上的聲音,從內室之中傳來,他站在周煌的身邊,冷冷凝視著眼前的光景,皇後跟往日不同,身後沒有跟隨任何一個奴才,隻身前來,不像是她的行事作風。

他冷著臉,其實心知肚明皇後並未生何等嚴重的病,但她裝病躲在景福宮逃脫應有的罪名,這一晃,已經兩個月了。他給她下了禁足的命令,如今並未到日子,她卻出現在他的麵前,讓他心中的怒氣更加難消。

“皇上,臣妾的病已經痊愈。”皇後的臉色浮著一層死白,她不去在意皇上言語之中的冷漠,自如地應付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