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 / 3)

本來,拓跋勰的想法是,誅兩人十族。

但竇太傅,卻不同意拓跋勰的想法——

“陛下你久鎮北疆,數年如一日地卻匈奴於我大漢的疆土之外,代地之人,自然感念你的勞苦功高,敬你愛你,可京兆郡中人遠離戰火,無法切實地感受到你的付出對他們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們更多的,是覺得你有如‘冷麵閻王’,殺人如麻。”

“你若隻是一個鎮守邊疆的諸侯王,京兆郡中人對你是什麼看法,都並不重要,但你成為大漢的帝王之後,便不能在他們的記憶中,隻留有一個殺人如麻的印象了。”

“而且,武氏掌權多年,朝堂之上明裏暗裏投誠了她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如果陛下你因武氏的弑君之罪而誅了她的十族的話,曾經投誠了她的官員們過後想起,必會戰戰兢兢,提心吊膽,若是更進一步,發展到了許多人為了保命一同辭官的話,該他們負責的政務無人處理,就得亂套了。”

……

回想起竇太傅之前勸自己的話後,拓跋勰點了點頭:“太傅言之有理。”

“薑太尉,武氏、薛氏的家人們,便交由你帶人去抓了,把他們帶去西市後,今日午時三刻,與武氏、薛氏一同問斬!”

“至於其他的人,便依太傅所言流放三千裏吧,薑太尉,此事也由你一並負責。”

薑太尉垂首應下: “喏!”

.

午時二刻。

西市那個平時黔首們都嫌晦氣,很少過去的法場處,今兒個,早早地便被官府的人戒了嚴。

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聞聽了風聲的黔首們如潮水一般圍攏過來,賴在警戒線外不走,等待著午時三刻的來臨時,邊嘰嘰喳喳地邊議論著:

“聽說咱們大漢朝以前的皇後娘娘,今兒個要在這裏被監斬呢!”

“她不是陛下的嫂子嗎?陛下怎麼這麼對她啊?”

“你還不知道?先皇就是她讓人下毒害死的啊!弑君之罪呢,你說陛下要不要殺她?”

“好狠心的毒婦啊,自己的夫君居然也狠得下心來殺害!”

忽然間,一道又驚又訝的聲音,插.進了議論著的黔首們的對話之中:“快看!那兒有人來了!”

揚高了聲音提醒眾人時,那人還抬起了右手,指向前方不遠處,緩緩地走了出來的一行人。

於是,他身旁的黔首們,順著他的右手的指向,很容易的,便看見了身著白色囚服的武後等一行人。

“哪個是皇後娘娘啊?”這是沒見過武後的芸芸眾黔首中的某一位。

“什麼皇後娘娘?這裏哪有皇後娘娘?”

被身邊的夥伴這麼一提醒,年輕的少女俏皮地吐了吐舌頭:“我是說以前的皇後娘娘啦!”

年輕的少女左邊,年已不惑,麵容卻保養良好,看起來還風韻猶存的江母,遙遙看了那走在眾多囚犯最前麵的武氏幾息後,才收回了複雜的目光。

往右側過頭,江母略壓低了聲音,在自己的心腹嬤嬤董嬤嬤耳邊,語氣有些複雜地說道:

本來,拓跋勰的想法是,誅兩人十族。

但竇太傅,卻不同意拓跋勰的想法——

“陛下你久鎮北疆,數年如一日地卻匈奴於我大漢的疆土之外,代地之人,自然感念你的勞苦功高,敬你愛你,可京兆郡中人遠離戰火,無法切實地感受到你的付出對他們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們更多的,是覺得你有如‘冷麵閻王’,殺人如麻。”

“你若隻是一個鎮守邊疆的諸侯王,京兆郡中人對你是什麼看法,都並不重要,但你成為大漢的帝王之後,便不能在他們的記憶中,隻留有一個殺人如麻的印象了。”

“而且,武氏掌權多年,朝堂之上明裏暗裏投誠了她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如果陛下你因武氏的弑君之罪而誅了她的十族的話,曾經投誠了她的官員們過後想起,必會戰戰兢兢,提心吊膽,若是更進一步,發展到了許多人為了保命一同辭官的話,該他們負責的政務無人處理,就得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