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伸向美國絕密情報的黑手(1 / 3)

羅伯特·李·約翰遜,1920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他從小就不是個機靈的孩子,反應遲鈍且固執,在家裏與父母相處不好,讀高中的時候跑去加入了美國陸軍。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戰場上表現平平,他既沒有立功也沒晉升當官。戰爭結束後大部分士兵都退伍回家,而約翰遜繼續留在軍隊,隨部隊駐紮在西柏林,希望找到一個晉升的機會。

約翰遜一直渴望出人頭地,他認為是軍隊沒有給他提供機會,許多戰友獲得晉升而他未得到賞識,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他曾告發一位中士放債騙人,可是上級軍官並沒有懲罰這個人。因此,約翰遜感到非常失望,覺得美國軍隊十分糟糕,令人氣憤,一心想要報複。他決定投靠蘇聯軍隊成為一名轟動世界的反叛分子,那樣就可以在莫斯科廣播電台發表廣播演講公開譴責美國軍隊的黑暗,自己也會一舉成名。

當時的東西柏林由美、蘇、英、法四國共管,約翰遜的部隊駐紮在柏林,有機會與蘇聯人接觸,但他不知道該如何與蘇聯人交談,他就逼迫自己的女友黑迪去找蘇聯人聯係。黑迪是一個妓女,與約翰遜相戀已經4年,急著想和約翰遜結婚。約翰遜說:“你能和我一塊投靠蘇聯人,我們就結婚。”

黑迪為了愛情終於答應了約翰遜的要求,她在大街上轉悠了十幾天,終於走進蘇軍兵營,找到一名蘇軍軍官結結巴巴地把自己的來意講了一遍。1953年2月22日上午,約翰遜和黑迪與自稱懷特夫婦的克格勃官員見麵。約翰遜大罵軍隊對他不公平,要報複美國軍隊,說他可以到蘇聯去召開記者招待會,上廣播電台演講。蘇聯人對他所講的似乎不太感興趣,隻是不停地詢問約翰遜過去的生活,以及他目前在軍隊的情況。蘇聯人對他要求移居莫斯科的事沒表態,分手的時候邀請他過兩周再來談一次。

3月初,約翰遜和黑迪又來到東柏林。這一次,克格勃軍官懷特見到他就說,他們建議約翰遜不要到蘇聯或東德避難,而是繼續留在軍隊裏,可以經常向蘇聯人提供情報,這是報複軍隊最好的辦法。約翰遜說,他不知道怎麼做間諜。懷特說,不會可以學習。約翰遜遲疑了一下,答應可以試一試。

1953年4月,約翰遜與黑迪結婚。他向軍隊告假到巴伐利亞度蜜月,實際上,他和黑迪進入東柏林後,乘火車到勃蘭登堡城,作為克格勃的客人在那裏度蜜月。在此期間,克格勃派專人給他們傳授間諜知識,對約翰遜進行了訓練,黑迪被培養成一個交通員,發給她假證件和一雙後跟挖空以便藏膠卷的皮鞋。

約翰遜夫婦回到柏林開始為克格勃工作。負責與他們聯係的克格勃官員名叫波拉,真名叫弗拉基米爾·瓦西列維奇·克裏沃舍伊。27歲的波拉性格爽朗,能講一口地道的英語,熟悉美國事務,經常被人誤認為美國人。當時她剛到柏林工作,像對待小孩子一樣體貼照顧約翰遜,並且彬彬有禮地大獻殷勤。波拉知道約翰遜沒有什麼政治信仰,所以在約翰遜麵前從不提政治,也不談意識形態方麵的問題。而是讓他形成一種認識,覺得通過蘇聯人他將來可以出人頭地。

約翰遜當時的職位無法接觸任何情報,在波拉的精心策劃下約翰遜申請調到了美軍柏林司令部情報處。他在那裏表現出對做間諜的極大熱情,不加選擇地拍攝了一大堆文件資料,連夜偷運出來,實際上這些東西對克格勃來說沒有多大價值。波拉對他說:“我們讚賞你的努力,但我們隻需要秘密文件,老兄,記住,秘密文件,不是去收購廢品垃圾。”盡管約翰遜聽得似懂非懂,但依然很賣力。

一天午飯後,辦公室沒有人,他就趁機拍下牆上一張標明蘇軍在東德部署情況的地圖。一個月後他在東柏林見到波拉,非常得意地拿出膠卷,特意介紹了那張地圖。

遇上這麼一個腦子轉得慢的笨蛋,波拉哭笑不得地說:“老兄,我們並不需要一張美國的地圖來了解我們自己的軍隊部署在什麼地方。”

約翰遜喝酒搞女人蠻在行,做間諜智力確實有點問題。正當他心情鬱悶無計可施的時候,他遇上好朋友詹姆斯·艾倫·明特肯鮑中士,3年前他們在得克薩斯州的福德堡分手。

明特肯鮑35歲,身材魁梧強壯,卻長著一雙無神的棕色小眼睛。他謹小慎微,目光老是閃爍不定,因此,被士兵們稱為“幽魂”。他也是個缺乏生活目標和意義的人。約翰遜決定拉明特肯鮑中士入夥,將他介紹給克格勃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明特肯鮑竟然十分樂意協助約翰遜,幫他獵取有價值的情報。

等候在東柏林一家咖啡館的波拉,看到約翰遜領著一個陌生人來,十分惱火。她氣憤地問道:“這個人是誰?”

約翰遜急忙解釋,說明特肯鮑是他的好朋友,在搜集情報活動中幫了他不少忙。波拉這才放下心來,態度變得友好。波拉在與明特肯鮑交談中敏銳地覺察出明特肯鮑是個同性戀者。克格勃一般對這種人比較感興趣。克格勃認為,有此傾向的人常常伴隨著性格上的錯亂失調,心情會動搖不定,容易受到巧妙的操縱。同性戀者內心深處將自己與整個社會隔絕開來。他們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心情壓抑孤獨;他們身上還蘊藏著一種潛在的衝動力,隨時準備報複整個社會。

1956年7月,約翰遜奉命退役。當時他已36歲,除了當兵無其他謀生手段,僅有的5000美元積蓄不到3個月時間花得一幹二淨,隻好慫恿黑迪重操舊業去當妓女。白天,他參加函授學習;晚上,就用黑迪的錢去喝酒、賭博。到年底,黑迪生病不能再幹了,於是他們的生活又陷入困境。

1957年1月的一個早晨,明特肯鮑突然出現在約翰遜的家門口,說自己剛從柏林回來,他交給約翰遜一個信封,裏麵有25張20美元一張的舊鈔票,明特肯鮑說:“這是波拉送給你的禮物。他們希望你回到軍隊裏去同我一塊幹,他們答應每月給你300美元。”真是天上掉下餡餅來,山窮水盡的約翰遜想也沒想馬上滿口答應了。

克格勃交給約翰遜一項新任務,搜集美國剛剛開始大量部署的導彈情報。當然,蘇聯人並不企望他能獲得製造導彈的技術性機密,隻是讓他在導彈基地工作時能夠拍攝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照片。克格勃要求約翰遜參加空軍,但空軍不接受,他隻得重新加入陸軍,並保留原級別。4月,陸軍把約翰遜派到加利福尼亞州,在帕羅斯弗爾迪斯半島一個新的導彈基地做守衛。此後一年多時間裏,約翰遜通過明特肯鮑給克格勃送去了一些導彈的照片,他還成功地用虹管吸取了火箭燃料的樣品。克格勃給了他2000多美元報酬。

1959年,約翰遜調到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郊外的布裏斯堡。他在那裏繼續把拍攝到的導彈照片和其他秘密情報經過明特肯鮑轉送給華盛頓的蘇聯駐美大使館。不久,他又被調到法國奧爾良的一個美國軍事基地。明特肯鮑奉命前去與他聯係,並告訴約翰遜,克格勃官員將在巴黎與他直接會麵。

1960年新年剛過,約翰遜就根據明特肯鮑的指示驅車前往巴黎。一個自稱維克托的人與他見了麵。

維克托真名叫維塔利·謝爾蓋耶維奇·奧爾茹爾莫夫,29歲,是當時蘇聯駐巴黎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他和約翰遜夫婦走進一家不大的酒吧,閑聊了一陣後,交給約翰遜一個裝有500美元的香煙盒,說:“這是我們的見麵禮物,你能來巴黎我們很高興,你是我們值得信賴的朋友,相信今後你會搜集更有價值的情報。”

此後,他們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晚上在巴黎奧良門附近的一家咖啡館見麵。1960年夏天,維克托不停地鼓動約翰遜申請調到巴黎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工作。秋天,黑迪得了精神病住進巴黎附近的陸軍醫院。約翰遜以就近照顧妻子為由,請求調到巴黎地區工作。但他麵試沒有通過,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拒絕接收他。之後,他偶然和一個負責收發的中士談起此事,中士對他說:“如果你想調到巴黎,可以到奧利機場附近的軍事信使中心試試看。”約翰遜問道:“那地方是幹什麼的?”“有點像郵局,負責傳遞機密文件材料。”中士說,“那地方守衛很嚴,所以時常有警衛位置的空缺。”

不久,約翰遜調往信使中心的要求通過例行手續被批準了。

美國軍事信使中心在巴黎郊外一個十分偏僻的地方,隻有一幢低矮厚實的方形混凝土建築,四周圍著高高的鐵絲網。它是美國在歐洲存放核心軍事機密和外交機密的大本營。對美國人來說,它是全歐洲所有設施中最重要的地方。

對於蘇聯來說,這個中心實在是太重要了。從華盛頓送給北約組織、美軍駐歐司令部和美國地中海第六艦隊等的一切重要文件、密碼係統和密碼設備,均要先送到這個中心,經過分類後再發送到最後目的地。美軍駐歐司令部發出的一切標有絕密和機密字樣的材料也都放在這個中心,然後轉送華盛頓。

美軍信使中心安全保衛工作十分嚴密。唯一的大門通向前麵的一間辦公室,武裝警衛每天24小時值班。辦事員在辦公室裏整理文件,後麵是一座巨大的鋼鐵地下室。要進入地下室必須通過兩道鐵門,第一道鐵門上有一根金屬門閂,門閂兩頭都有密碼鎖。第二道地下室的鐵門有一把結構極其複雜的用鑰匙開的鎖。因此,不知道兩把密碼鎖的密碼,沒有第三把鎖的鑰匙,誰也進不了地下室。從將軍到士兵,誰也不得單獨待在地下室裏。按照規定,隻要地下室開著,至少要有一名軍官在場。約翰遜調到信使中心使克格勃看到了獲取地下室機密文件的希望。